以至于男娃娃們實在是太羨慕白家村的日子了,一門心思的想跟白家村的男娃娃們結交,看往后有沒有機會去白家村的那些作坊,蘑菇棚里做些活計。
而那些女娃娃們,則是盤算著往后長大了,要嫁到白家村去,過蜜罐里頭的日子。
娶妻當娶白家女,嫁人當嫁白家兒郎,成為了周遭村子里默認的規則。
等過了種秋后,白康元發現,來白家村說親的人,明顯又去去年多了一些。
可白家村到底只有這么大,這適齡婚嫁的姑娘,后生數量也就有限,而那些媒婆和外村子的人便將目光放在年歲更小的一茬上。
甚至連有十歲孩子的人家,都有人上門說親,上趕著早些辦婚事。
還說什么,早些辦婚事,等成了婚,倆孩子在一起一塊長大,這叫兩小無猜,情誼更加深厚。
即便不愿現在就成婚的,再等上個幾年再成婚,也是一樣的。
白康元見狀,氣得夠嗆。
這成婚是成親家,不是結仇家,這么早就定了親事,成了親家,倆孩子還都年歲小,不知道什么的,等往后情竇初開的,要是有了對眼的人,這事兒就不好辦了。
且這會兒看的兒女親家,覺得先占住了,想等著成年了再成婚的,若是家中出了變故,到時候一方再后了悔,發生退親的事兒,那就結結實實成了仇家。
白康元心里頭憋著氣,把外頭幾個村子的媒婆和上趕著往白家村跑,心思不正的人,結結實實的罵了一通,說他們不是結親家,是來結財神爺來的,眼睛掉到錢眼里頭了,成天就知道盯著哪兒有一塊肥肉,一看到有利可圖就兩眼放光,一點臉都不要。
罵完外頭的人,白康元接著罵村子里頭的人。
罵那些心思松動,想著早早將自家十來歲的閨女跟那些有家底的人家訂親的人。
“白家村這才哪兒跟哪兒,往后前程遠大著的,瞧見兩塊糕點就巴不得送閨女走了,也不怕往后到了能吃山珍海味那一步時后悔”
“眼皮子比那盤子底兒還淺,給個大幾十兩的嫁妝,就樂的跟什么似的,往后還怕自己家沒有這個錢不成”
“村子里頭這作坊也好,蘑菇棚也罷,天天銀子賺的跟流水似的,睜眼看不到,偏偏就看上旁人那仨瓜倆棗的,到底是吃糠窩窩的命,配不得吃香的喝辣的!”
話糙理不糙,白康元這話,在那些懂了心思的人心頭上,狠敲了幾下。
白家村往后只會越來越好,白家村的姑娘們能讀書,能學女工的,女夫子得了空還給指點一下禮儀,除了出身是農戶,旁的跟那縣城里頭的大家閨秀,也差不了多少。
往后多少好人家不能挑,非得這會兒就把閨女們早早的吊上歪脖子樹,啥好處沒有,到時候反而讓閨女們記恨他們這些當大人的,這不是辦的糊涂事兒么
那些個被白康元罵醒的人,也知道自己的錯處,紛紛歇了這心思,更有幾個上門尋了白康元,好好承認了自己的錯處。
至此,白家村先前到處說親的烏煙瘴氣,總算消停了些許。
感謝“朝歌”、“深山野百合”、“jojo徐小珍”投出的月票,謝謝小可愛們的支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