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博士,我們不想傷害你和其他人的性命,請不要無謂的抵抗。”特納西蓋勒用低沉的聲音警告道,然后捏扁了沖鋒槍的槍口。
他是這次行動的現場總指揮,通知也是前聯邦超級戰士計劃最后一代成果,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但得益于生化血清的改造,他看起來和三十歲時沒什么區別。
“蓋勒,別忘了你現在用的穩定劑血清還是我做的。”吳千映在看清蓋勒的臉后,就放棄了反抗。
她在大學時的導師就是曾經超級戰士計劃的主導者,那個計劃耗費了數十億聯邦幣,還榨干了幾十名生物領域專家的青春,但最終得到的結果卻在新一代外骨骼裝甲面前不堪一擊。
整個超級戰士計劃先后進行了三批次人體試驗,第一代幾乎沒有得到可用成果,第二代雖然得到了相對理想的強化士兵,但所有幸存的受術者都在六個月到一年內出現并發癥最終死亡。
最成功的第三代,一共五十名受術者,死亡率降低到了百分之二十四,在軍方看來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結果。
但軍用科技集團立刻拿出了全新一代外骨骼裝甲產品,在造價和實際作戰效能上全方位碾壓了超級戰士計劃的結果。
相比于一百五十萬每具,而且后續造價會隨著產能上升而繼續下降的外骨骼裝備而言,只能實驗室合成,而且依然需要大量昂貴穩定劑保持狀態的超級戰士,就變成了雞肋。
以特納西蓋勒個人為例,他每年但在穩定劑上的花費越等于一架戰斗機的保養費。
很快整個項目就被解散,連帶三十八個超級戰士也被當做垃圾,分散到不同的部門發揮余熱。
特納西蓋勒算是其中混的不錯的,第一次企業戰爭中,他和他的幾個隊員為聯邦情報局工作,算是行動隊的中堅力量。
第二次企業戰爭中,蓋勒放棄了自己曾經效忠的對象,直接跳槽到了一家企業,并在之后的二十年中兜兜轉轉帶著越來越少的隊員被拉撒路集團雇傭。
對整個超級戰士計劃非常了解的吳千映,順理成章成了這個小隊的新藥劑師,吳千映版本的基因穩定劑比她老師曾經制造的那一款,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六十。
特納西蓋勒的小隊,其實算是唐吉那支債務小隊的前身,只不過他們后期工作重點一直放在了對內保護方面。
她在這個項目中的經驗,支撐著吳千映能在唐安然出現各種癥狀時,能針對性的用藥。
“抱歉,博士,我們奉命行事。”特納西蓋勒收走了吳千映報廢的槍支,給她套上了束縛環。
可能是出于對吳千映的感激,特納西蓋勒關閉了麥克風,小聲補充道“命令來自拉撒路集團。”
作為一個曾經在情報局混過十幾年的行動隊隊長,特納西蓋勒多少具備一點戰略性的高度,他已經意識到拉撒路集團高層在不久前經歷了一次大換血,這顯然不是正常的收購行動。
吳千映閉口不言,她和這些超級戰士計劃的士兵沒接觸過多少次,而且多半是為了采集生物樣本,但即使如此她也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這群人的人,沒有之一。
特納西蓋勒連同他的小隊成員一共十六人,這基本就是所有還活著的超級戰士了,吳千映知道他們能跑多快,跑多久,知道他們的愈合速度有多快,肌肉強度有多強。
如果沒有超人類的出現,這些人可以說是拓展了人類生理極限,而且征戰數十年槍不離手,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間兵器。
反抗毫無意義,連本木龍之介的安寧之地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極其有限,這些人早就習慣了戰爭和戰斗,趨勢他們前進的是生存本能,而非情緒。
“把其他人也控制起來,注意禮貌。”特納西蓋勒叮囑道,不僅因為這是雇主的要求,也是出于對吳博士的尊重。
他手下的隊員快速將艾麗亞,福爾曼和本木龍之介也套上了束縛環,吳千映只是澹澹的嘆了口氣。
她原本打算盡可能多的拖延時間,為了預防萬一,吳千映在米科爾森那還有一套保險,每隔四十五分鐘就她個人終端就會自動發送一條信息到某個米科爾森手中,一旦過期沒收到消息,米科爾森就會判定吳千映遭到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