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已至夜幕降臨,繁星高掛。
奚政舉目望去,被薛禮等人攔在外圍的太監,已有數十。
的確很晚了。
赴宴去!
手扶腰間人皇劍之柄,邁步前行。
路過那烏桓人時,奚政頓了頓,側首笑道:“夷狄之國,何以自稱上國?”
“你烏桓先祖向我大漢稱臣納貢之上表書,現仍存于千秋殿之中……”
烏桓人聽后,怒目而視,想要理論,下意識地上前踏了一步。
方天畫戟于月光下,劃過寒光。
薛禮擎戟于那人頸邊,寒聲喝道:“見上國之君,不拜,欲死乎?!”
那烏桓人想要硬氣反駁,但感受到持戟勇士宛如實質的殺氣,卻是駭得半句話也說不出。
冷汗,悄然滑下。
奚政輕輕擺手,“邊夷賤類,不可責以常禮。”
說罷,嘴角勾笑邁步而去。
“走吧,不可讓烏桓貢使久等,以免有失國格……”
眾兵卒隨行,浩蕩而去,直奔招待外使之千秋殿。
一眾太監,皆心驚不已。
大王這是失心瘋了?
當下,烏桓陳兵于邊塞,百官多數主張納貢稱臣。
誰上誰下,不是顯而易見?
不但罵烏桓是邊夷賤類,還錯將烏桓貴使說成貢使……
人家是來納貢的?
人家是來接受納貢的啊!
太監們的冷汗打濕了衣襟,涼風一吹,瑟瑟發抖。
同樣發抖的,還有那冷汗淋漓猶如水洗的烏桓人。
那漢將,給他的壓力,遠超烏桓第一勇士……
那懾人的眸光,是死亡的氣息!
……
千秋殿,是漢王宮的國宴廳。
是漢王宴飲群臣、觀看雜技舞樂、外事召見及陳列諸國貢書的地方。
無論在哪個國家,國宴廳都絕對是全國最大的宮殿殿堂。
畢竟事關面子。
當奚政一行來到千秋殿時,殿內諸人正推杯換盞,熱熱鬧鬧的盡情吃喝著。
三公九卿,盡皆在列。
殿中,除正中王位外,便屬左右首席最重。
此刻左右首席上坐著的,是兩個髡發結辮、身著左衽的烏桓人。
奚政進殿時,便見面紅耳赤的二人端著酒碗,嘰里呱啦說著一些聽不懂的話。
滿是油污的手,在懷中宮女的身上來回游走。
見奚政進殿,角落處有兩人慌忙迎上,施稽首禮,高呼:“大王!”
至于其他人,則該吃吃該喝喝,仿佛什么都沒看到。
奚政將行大禮的二人扶起后,徑直走向王位。
心間,暗暗將二人模樣記下。
至于其余人,要么是大將軍的心腹,要么是甄太后的親信。
皆手握實權之輩。
又怎會將自己這個傀儡漢王放在眼中?
剛扶劍坐下,奚政便聽到左首位那烏桓人嘰里呱啦一頓說。
隨之,侍立其旁那身著胡服的翻譯鼻孔示人,趾高氣揚道:“漢王既然來了,那便訂立盟約吧!”
全場,為之一靜。
隨之,身為丞相的甄興笑著附和道:“對對對!”
“來人,快將大將軍與貴使擬好的載書,呈與王上!”
甄興是甄家之主,甄太后之兄,奚政親舅。
但太后與大將軍穿了一條褲子,奚政這親外甥自然也就“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了。
對于甄興那獻媚的作態,奚政默不作聲,冷眼旁觀。
他倒要看看,這殿中到底有多少該死之人!
進殿之前,他便令薛禮帶人把守住了千秋殿的各個出入口。
一聲令下,五百兵士頃刻便可涌入殿內。
既然決定了站著,又豈能不殺人?!
郭盛、呂方持戟立于王座之后,冷眸掃視殿中所坐諸人,淡漠的眼神仿佛是在看一群死人。
不過,沒人注意他二人是何作態。
甚至無人去看奚政是何表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烏桓貴使”的身上!
兩個“貴使”倨傲地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彼此間嘰里呱啦一頓,也不知在談論什么。
談到興處,兩人便齊聲大笑起來。
三公九卿等大臣們,雖不明所以,但也會附和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