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政默觀殿門,直到太監宮女將大殿之中的血跡盡數清理干凈,才漸漸回過神來。
大殿空蕩,唯有貼身保護的呂方,郭盛二人。
再加上一個國運之神,圣祖奚舟。
“圣祖,這群臣該殺的殺,該貶的貶,剩下的也都是支援邊軍去了。”
“如今,這政務不就陷入了癱瘓之中?”
的確,此時大漢紫宸殿,已無可用之臣。
而奚政的打算,是要御駕出征的。
如此,方能鼓舞大漢軍隊頹廢士氣。
可這樣,朝中事務卻又無人打理。
如此以往,便是兩相矛盾了。
“嗨,此事還不簡單。”
郭盛肩頭,奚舟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之前太后攝政,大將軍輔政之時。”
“想必有不少未曾站隊的能人志士,被這二人打壓。”
“你只需將其請回,朝政必然也不會荒廢。”
奚政皺眉。
“可眼下前方戰事吃緊,我已沒有太多時間了。”
知道奚政心中所想,奚舟也不多說廢話。
“此時好說。”
奚舟話音一落,一位年輕男子便是突兀出現在這大殿之中。
之前雖有不少例子,但奚政還是有些驚訝。
男子頭束小冠,別以木簪。
其面如薄粉,神清氣朗。
著淡青長袍,器宇軒昂。
雙眸開闔間,精光迸發。
這便是,王佐之才,荀彧!
乃是奚舟前世間,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被當世梟雄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
“五百年而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命世者。”
此言所說,便是這荀令君,荀彧。
荀彧默然立于大殿之上,奚政只覺似有春風扶起,心中燥悶,皆是被吹得干干凈凈。
“微臣荀文若,參見大王。”
荀彧拱手躬身,不卑不亢。
“這荀彧號稱王佐之才,大漢有他做相,朝堂之上必是一片清明。”
“有他在,你便可以放心親征,為邊軍將士提升士氣。”
奚政聞言,頓時便是喜上眉梢。
圣祖果然是圣祖,隨便叫出一人便就是無雙國士。
如此,莫說他奚政。
怕是隨意上街上喊來一個平民百姓,都可讓大漢振興!
所以,身為大漢如今的大王。
他奚政也必須要讓自己變得材優干濟,如此才能配得上這般非凡國士的輔佐。
“孤不在的這段時日,怕是要辛苦先生了。”
奚政微微躬身,對于未來的國相,就是身為國主,也得是恭恭敬敬。
既是圣祖叫來的,必定不是那甄興之流。
“大王言重,微臣身為大漢一員,辛苦那是應當的。”
“倒是大王,親征途中應百般注意。”
“大王,才是大漢之根本。”
荀彧開口,令人如沐春風,舒爽至極。
奚政微微躬身,表示回應。
“呂奉先!”
“末將在!”
“傳令下去,半個時辰后。”
“王城守將,點將臺集結。”
“孤要,御駕親征!”
“是!”
呂布領命而去,只留一道霸氣背影。
不錯不錯,有那個味道了。
看著奚政這一番表現,奚舟暗自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