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政依稀記得,那遠在中原的周、商兩國,可是有無數兵種聯合作戰!
就連同在咸州的燕國,也有一支俱甲騎兵,配合戰車,號稱鐵浮屠!
這鐵浮屠一旦成陣,號稱滿萬不可敵!
據說北方的建奴人,也在暗中學習燕國,秘密打造鐵浮屠。
人口資源,戰略物資!
這些都是漢國目前急缺的!
目前漢國保持的是10:1的軍民比,這是極為危險的數字,相當于全國一大半的青壯,都成了軍人。
一戶人家,怎么都需要一個青壯留在家中,而這個比例,則代表了有些家庭,已是沒了勞動力!
如今災荒之年,不需務農,再有朝廷賑濟,還不會出什么意外。
一旦恢復農事,這等比例,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將會很大!
奚政不是沒有想過到時實行軍屯,但老祖說過,一支職業精兵,要遠比那數量龐大的軍隊有用。
讓軍人種地?那簡直就是在浪費戰斗力!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能先這樣了。”
奚政嘆了一口氣,然后將目光移到墻上掛著的一張輿圖之中。
這張輿圖,亦是整個天下。
在那關外,除東北三胡以外,亦有突厥鮮卑,縱橫萬里草原,一直延伸到西域身深處。
中原,周國雄距關隴、漢中,商國割據中原,二者皆是稱帝,最為強大。
兩國為爭那天子之位,斗爭數百年,互有勝負。
其次為吳、蜀二國,偏安一隅,與世無爭,國泰民安。
其他小國,皆是據一兩郡之地,附屬于這四大國之間,掙扎求活。
這九州之地,原本皆為漢土!
短暫停留過后,奚政將目光鎖定在了咸州。
烏桓稱臣納貢,大漢復得平遼十三縣之地。
此消息一出,威震咸州。
于那些大國而言,只是驚詫漢國竟有如此實力,能夠以一郡國之力,收復一郡。
小小烏桓與一郡國的戰事,并不能引起大國多大注意。
但此戰,于咸州而言,卻是改變了局勢。
咸州十三郡,遼東、樂浪、上谷三郡,皆在外族手中。
剩下漢、燕、衛、遼西、漁陽五郡,被四中原之國瓜分,其以燕國獨占兩郡。
燕國所占燕、漁陽二郡,因沿海的同時,又避免了與三胡正面沖突,土地富饒,人口眾多。
所以,燕國在四國中最為強大。
曾經衛、漢、遼三國,需仰仗后方燕國,才能抵御三胡。
十年前烏桓大破三國聯軍,便是燕國出手,賄賂扶余退兵,方才使得烏桓分身乏術。
燕國在這咸州,玩的便是平衡之術。
他需其他三國替他抵御三胡,也需三胡消耗三國國力,如此,它方能獨霸咸州。
若有時機到來,便是燕國吞并三國,一統咸州之時。
然而三胡之中,建奴日益強大,契丹也懂得保存實力,這讓燕國遲遲不敢動手。
要成了那捕蟬的螳螂,被胡人當了黃雀,他燕國豈不是成了中原諸國的笑柄?
而今,漢國卻是崛起了!
三胡之中,烏桓元氣大傷,關外三胡的平衡也因此被打破。
這不僅讓燕國,也讓三胡和衛遼二國,都感到了危機。
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步,漢國會如何抉擇。
是攜大勝之威,出關剿滅半殘的烏桓,虎視遼東、樂浪;還是趁機休養生息,繼而一統咸州?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