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今日他哪怕拼著得罪宰相,也要將對漢國事宜定下來!
他站起身來,當著文武朝臣的面,竟是微微躬身。
“諸位愛卿,漢國為三國之首,并坐擁三郡之地,人口已不下于大燕!”
肖明的舉動,并沒有讓燕國朝臣驚訝。
畢竟在燕國就是如此,王與世家共治,每一代燕王對他們這些朝臣都十分禮遇。
讓他們臉色微變的,是肖明的話。
楊清平驚訝道:“漢國什么時候已經坐擁三郡之地?”
聞言,肖明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堂堂大燕宰相,莫說對天下大勢要了然于胸,這楊清平老糊涂了不成。
漢國與燕國同在咸州,他居然連遼東之事都不清楚。
他聲音微冷道:“相國難道不知,上次漢國已收復遼東四縣?”
楊清平搖了搖頭:“遼衛以割讓領土的條件,換來漢國救兵之事老臣自然知曉,只是不曾想到,這漢國居然還將遼東也收復了一半。”
在這些人的思維中,漢國還是那個微弱的漢國,那個任胡人欺凌的漢國。
他們絕不會想到,漢國居然會將領土擴張到遼東。
因為遼東一片平坦,根本無險可守!
如果將漢國換做他們,他們絕對會舍棄這遼東之地。
在他們看來,遼東易攻難守,徒耗駐守兵力,甚是雞肋。
窩在居庸關中據關而守,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肖明點了點頭:“不錯,如今咸州八郡,漢國實際上已經占據一半,半死不活的遼衛只能任他驅使!”
“根據我大燕的探子來報,那建奴人已向漢國服軟,契丹也與漢國達成某種協定。”
“現在的漢國,已沒了胡人之患,又是三國之首,接下來所要對付的,不是遼衛,便只有我燕國!”
肖明的話在宣事殿中回蕩,重重地打擊在燕國朝臣心頭。
他們這才驀然發現,那個從來只被燕國當做旗子的漢國,如今已然崛起到了這等程度。
燕國已經很多年沒有真正打過仗了。
而這些世家門通過外交手段,換來了燕國的安逸發展。
正所謂無敵國外患者,又無居安思危者,國恒亡!
燕國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
花費十年打造的鐵浮屠,竟然只是為了用來作為威懾他國的擺設。
楊清平面露慚愧之色:“倒是臣等失職了。”
他一下就理清了利害關系,如今燕國是不得不出手了。
好在燕國準備多年,利刃在手,現在再面對崛起的漢國,也為時不晚。
燕國的實力,依然值得讓漢國忌憚!
肖明知道自己達到了目的,臉色微微緩和,連忙安慰了楊清平一句。
然后又擔憂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相國可有什么應對之策?”
楊清平想了想,微微笑道:“王上莫要忘了,我大燕最擅長的是何事?”
肖明心神領會,眼睛不由一亮。
燕國這些年來的安寧,完全是利用他國的矛盾換來的。
就如那三國,以往明知道燕國的野心,卻也只能乖乖聽話。
因為胡人的威脅,要比燕國更大!
齊國那邊,更是如此。
齊魯之間的矛盾,正如商周兩國一樣,乃是不可調和的世仇。
肖明雙眼微瞇,突然想到了什么:“相國,孤倒是想到了一個主意……”
……
當日燕國朝議結束后,三支使團向北出發,目標自然是北邊的三國。
待第二日,三支使團都到達了目的,給三國傳達了來自燕國的消息。
“為商議對胡事宜,大燕將在漁陽成縣舉行咸州會盟,望遼、衛、漢三國國君親至!”
在接到這個消息過后,奚政頓時覺得這燕國還真是有意思。
幾十年來,燕國對胡政策從來都是在以三國為長城,作壁上觀。
如今漢國兩次取得對胡人的大勝,接連收復上谷全境,以及半個遼東,這燕國終于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