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政一點也不給面子,直言道:“燕王何必來那些虛的,你若真想出兵滅胡,孤自是歡迎至極!”
“孤也把話說在這,大漢打算將遼東、樂浪徹底收復,并威懾三胡,燕國出兵還是不出兵?”
對于此次會盟,奚政也是抱著一定希望。
那樂浪、遼東他眼饞得緊,要真能讓這燕國支持,將這兩郡徹底收復。
并且將尾大不掉的契丹,以及仗著鴨江天塹的扶余人徹底挫敗。
那么奚政可以考慮,這燕國可以往后留一留,漢國可以直接向西攻略。
但肖明又不傻,那關外之地對于燕國來說乃是飛地,要來也沒有什么用。
總不能通過大海與之聯系?
但肖明并沒有直接拒絕,而是笑道:“我大燕帶甲之士五萬,戰車千乘,更有鐵浮屠這等俱甲重騎,便是爾等三國軍力,也及不上。”
“要我大燕出兵也不是不可,爾等三國只要臣服大燕,為我大燕附庸,并各自割據四縣之地于本王,這會盟也算是功德圓滿!”
話音剛落,遼衛二王臉色大變。
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亦沒有永遠的朋友。
剛才還在爭鋒相對的漢、燕二王,此時居然在試探性地談合作。
這些話的確是相爭之言,但正要二王暫時各退一步,達成協定。
那么這次漁陽之會,倒是成了對他遼衛的瓜分協定!
如今遼衛,總共也就剩下數縣之地。
要奚政真答應了,無非就是以燕、漢聯合,漢國得關外之地,再給出一郡之地予燕國補償。
至于這一郡之地從哪里得來,自然是衛遼!
遼衛二王瞬間有一種被燕王出賣的感覺,后背開始冷汗直冒!
他們不過是肖明所用來給漢國施壓的工具,若兩國暫時達成和解,并合作。
那么他們二國便是這場和解下的兩塊肥肉!
正在二王緊張之時,奚政的話讓他們松了口氣。
“既然燕國沒有滅胡的誠心,又何必開這漁陽之會?”
面對肖明拋出來的合作,奚政直接拒絕。
對他而言,如今關外穩定,能借用燕國的力量獲利自然更好。
倘若不能,那些土地始終在那,待漢國強大起來后,出兵去拿便是。
這遼衛二國,已是奚政的盤中餐,他并不打算用來和燕國分享。
這些利益,都是漢國通過幾場戰爭獲得的,只是如今暫時沒法消化,放在了盤中而已。
肖明不曾想到奚政居然不給任何妥協的余地。
看來他當初的擔憂并沒有問題,這漢國,打算跟他們燕國杠上了!
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
從奚政透露出來的訊息便是,燕國白給漢國打工,才會妥協。
正如方才肖明所說那樣,從紙面實力上來看,三國聯合也不一定是燕國的對手。
漢國盡管崛起,人口土地已開始追上燕國,但轉化為國力尚需要時間。
對燕國來說,漢國目前也僅僅是停留在“威脅”層面。
若現在開戰,燕國上下,沒有人會覺得漢國會是對手。
今日之所以在這談判,不過是燕國害怕付出慘重代價罷了。
但這并不代表,燕國會為了避免一場本可以打贏的戰爭,而去接受一個不平等的條件。
這么多年來,唯有燕國從三國獲利,哪有燕國替三國打工的道理?
肖明臉色陰沉道:“這漁陽之會,說是對胡便是對胡,爾等三國,此等大義問題,本王還希望三位大王,以大局為重。”
話說得委婉,其中威脅味道十足,這是在迫使三國臣服于燕國。
那出兵關外一事,反而在于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