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李成棟接著道:“只要大漢能給我兄長復仇,我李成棟,愿意獻上遼國之土,世代為漢臣!”
……
漁陽之會的消息很快就傳遍天下。
盡管只是幾個郡國間的爾虞我詐,但咸州作為邊州,有著防范胡人的職責。
所以這漁陽之會,天下諸侯也在關注著。
他們都希望咸州能夠趨于穩定,免得到時候內戰起來,將那些胡人給放了進來。
要知道千年前,天下混亂,便是胡人亂神州,讓神州沉淪了數百年。
直到大漢突然崛起,重建神州秩序,結束紛爭。
新的華夷之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燕國與漢國鬧掰交惡,未來肯定會興兵爭個勝負,以此奪取咸州的霸權。
甚至以兩國君主的野心,到時不論誰勝誰負,總有一人會徹底一統咸州。
這對于內地的那些諸侯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尤其是聽聞那漢國如今的國君,負有圣君之名。
半年前才大破烏桓,收復一郡之地。
這才又不到半年,建奴也敗在其手下,半個遼東都被收復。
如此人杰,若是一統咸州,那么對天下大勢來說,有著難以預料得影響。
至于漁陽之會死了個郡王,對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
一個僅有區區數縣之地的遼國而已,其國君的死亡對他們來說甚至只能算是茶后笑談。
但接下來的一個消息,天下震動。
遼王之弟李成棟繼承王位,于小暑當時,納土歸降大漢。
漢王奚政受之,封李成棟為山澗侯,可推恩世襲!
這納土歸降之事不是沒有,但如今戰國多年,滅國之戰已經嫌少有之。
這納土歸降之事,上一回,還發生在三十年前。
那是武陵國為保一方百姓,不得不向蜀王歸降。
而且當時武陵王歸降之后的待遇,要比這李成棟好的太多。
雖然也只是個縣侯,但卻是坐擁三縣,而且世襲。
那李成棟如今只是個山澗縣侯,還世代推恩,等到三代后,就只是普通貴族了。
再過幾代,恐怕與平民百姓無異。
這消息對于其他諸侯來說只是震動,亦或是驚詫。
但對于燕國朝臣來說,卻是震驚。
據說那肖明在早朝時聽到這個消息,氣得直接把御案都砍成了兩半。
要不是燕國宰相楊清平和群臣攔住,恐怕肖明當場就要跑到軍營去,直接興兵攻打漢國。
在那天回到漢國后,奚政便將漢國的三鎮兵馬開到了漢燕邊境。
除了呂布的虎豹騎之外,亦有岳飛和張郃的二鎮兵馬。
這三鎮兵馬配合起來,在野戰上面根本不懼燕國的鐵浮屠。
而且又有岳飛親自坐鎮,至少防守有余。
在這期間,收編了遼國軍隊,奚政也在加緊時間挑選精銳,再度成立兩鎮兵馬。
正所謂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從遼國將近三萬兵馬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一萬兵馬,亦是精銳之師。
但在將這些兵馬挑選出來后,奚政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兩鎮兵馬該由誰來統領?
而且,成軍后,還需要簡單訓練,適應漢國的軍制。
如今薛禮在北,岳飛在南。
至于楊再興,讓他作為猛將上戰場還行,要他練兵,恐怕比殺了他還難受。
而且楊再興現在還為支縣的事憋著一股氣呢,讓他去練兵,難保不會出現虐兵之事。
“哎,無將可用啊!”
奚政揉著太陽穴,這其中一鎮兵馬,可以讓李成棟親自統領。
以李成棟多年的御林將軍的經驗,再有原遼國大將軍的輔助,統領五千兵馬倒是沒有什么問題。
但這剩下一鎮……
就在奚政想著要不要再去叨擾老祖之時,內閣那邊傳來消息,令他驚喜莫名。
李珅來投效大漢了!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