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奚政登位以來,除了之前烏桓入境打下受降等城后,第一次丟掉國土。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漢國人口太少,這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還未正式轉變為國力,軍隊太少。
導致北地空虛,僅有薛禮和霍去病共一萬軍隊鎮守整整四個郡。
霍去病在廣沈縣,還差點被屈律大石聯合扶余,來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那格木部,完全就是屈律大石的誘餌。
打算將霍去病引出來,將其抓住,從而徹底吃掉冠軍騎,甚至威脅漢國。
但霍去病何等猛人,硬是突圍而出,并及時將冠軍騎撤出了遼東,從居庸而入。
屈律大石雖然想要趁機一口吞下上谷和衛郡,但在看到居庸關和雁門關那高大的城墻后,選擇了暫時放棄。
畢竟奪得遼地,已經是最大的收獲。
同時因為暴風雪的來臨,屈律大石也不得不班師回朝,在遼地匆忙留下一些部落鎮守。
然而就在他回去后不久,母家瑤氏代表契丹政治,讓屈律大石將契丹徹底建立成一個國家。
對此,屈律大石自然是欣然同意,在升龍城建立契丹國,國號為大遼。
同時自領東胡大單于,自稱渤海國的正統繼承者,同時也繼承了大漢曾經封給渤海國主的王號。
這王號,可與之前的“契丹王”不同。
契丹王,只能說是郡王,屬于二等王爵。
而渤海王,當初可是一字并肩,貨真價實的一等王爵。
屈律大石建立的遼國,瞬間得到了絕大部分的東胡人的承認,其中就包括扶余,直接甘為附庸。
對此,白山黑水間的建奴自然不會同意,直接反對。
但這反對的聲音實在太過于微小,整個東胡地區,已然是契丹稱霸。
如果算上扶余,屈律大石所建立的大遼,已經囊括了八成的東胡都護地區,只剩下建奴宰狹小的空間生存著。
對于屈律大石的如此行徑,奚政自然不會允許其如此坐大,所以在開春前,最大限度地將漢國國力轉化為軍力。
與此同時,在雁門和居庸一帶,漢國也囤著巨量的物資。
從齊魯那里換來的物資,此次全部都給運到了這里。
幾乎每天,大漢軍工廠里生產的消耗裝備,以及太醫舍等地生產的藥品,第一時間都被送到了前線。
漢國的動作,屈律大石也是后知后覺,所以也在遼地部署著大量軍隊。
……
正月初三。
整個咸州都籠罩在銀裝素裹之中,但最嚴酷的冬日已經過去。
在歷經了幾場嚴酷的暴風雪后,漢國在一片安詳中度過了這個春節。
暴風雪固然可怕,正所謂瑞雪兆豐年,這幾場大雪下得正當好處,今年開春后的收成,將會很好。
不過漢國境內雖然是一片安定,但在這片安定下,隱藏著的是奚政的野心勃勃,以及對契丹人的殺意。
在滅燕過后,奚舟的身體,已經漲到了二十厘米,見漢國穩定發展,暫時不需要自己,便帶著黑蛋去云游四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