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她就笑看向倩倩“弟妹啊,這些日子真是太麻煩你了,你也知道,嫂子是個不識字的,大道理什么的也不會說。”
說著說著,也從懷里掏出一捆錢。
安倩倩嘴角一抽,大嫂和婆婆怎么都喜歡把錢捆在一起。
一路上,也不知道他們怎么帶過來的。
“這些錢呢你收著,不夠用再問我要,多的沒有,但夠家里生活。”劉英是真心感激。
給錢當然也是真心。
他們在京都這么大的房子,可想花了不少錢出去,現在家里又多了兩老一小,花銷可不比以前,又有四個孩子。
劉英的話讓二人很快回神。
安倩倩真是哭笑不得,“大嫂,不用不用,我有錢的。”她是真有錢啊。
她不窮。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大嫂總是喜歡給她錢,總認為她手頭緊。
不管她怎么解釋都沒用,大嫂不聽,還是應一如既往的給她匯錢。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這個大嫂成她外邊的人呢。
李玉蘭知道大兒媳婦喜歡給小兒媳婦錢,可沒想到她這么大方。
這一捆最少也有好幾千吧,真這么給出去了
她不會不舍
“有錢也拿著,大嫂這些年可掙了不少錢,當給你的分紅。”分紅一事,早在安倩倩出來后的第二年就不分了。
可架不住劉英有顆感恩的心,每回掙了錢都會給她匯,不然就是給她寄很多肉食過來。
再最艱難的時期,她不得不說,真是靠嫂子過來的。
雖說,那點艱難她沒放在眼里。
不等安倩倩開口,劉英直接把錢放到她手里,“你要是不收,那明天我就帶爹娘和小浩回去。”
說完,滿臉得意。
誰讓她是長媳。
兒子是她生的。
李玉蘭笑了。
“行了,既然你大嫂給你你就拿著,就當給小浩的生活費。”倩倩兩口子的情況她多少知道一些,缺錢那是不可能的。
可多有錢,那也不見得。
“那謝謝嫂子。”安倩倩也不矯情。
“謝什么謝,還得我謝謝你,照顧爹娘,還幫我帶小浩。”劉英眼界不大,文化成度不高,這都是事實,但她是個感恩的人。
要不然毛家這樣的家庭也不會娶她進門。
婆媳歡喜得開始準備起家人晚飯來。
飯桌上,毛建興和毛建文說起自己的打算。
安倩倩也聽到了。
她覺得大哥大嫂的想法很好。
“這樣吧,建文哥,你明天讓小周跟著我們跑一跑,我帶大哥大嫂去周邊轉轉。”既然有來京都的想法,她當然持支。
毛建文他本人是沒空的,但讓小周開車帶他們去轉轉到沒問題。
“成,明早上我和小周說一聲。”反正他自己會開車。
“大哥要是你們都來京都了,那村里怎么辦還養嗎”安倩倩問道。
人的精力有限,兩地又相隔那么遠,無法同時顧及到。、
總要舍棄一方。
“如果這邊能找到和村里差不多的地方,我和你嫂子就把村里那些都給轉出去。”那里本來就不是他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