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外,官兵今日卯足了勁,一波波不要命朝前沖,城墻上下箭飛如蝗,帶起處處血腥,雙方都有慘叫聲響起。
待官兵涌到城下,上面滾木巨石砸下,頓時又死傷一片。
眼見左邊有數架云梯已架到城頭,波才指揮近處幾人,“速去叉翻。”
幾個蛾賊拿著撐桿,三人共用力,把第一架云梯叉開,攀到一半的官兵從半空摔下,一聲慘叫后便動彈不了。
蛾賊們剛要去叉下一架,城下一支箭羽飛來,釘入其中一人咽喉,那人喉嚨咕咕兩聲響,嘴角溢出鮮血,倒地身亡。
城頭打得正火熱著,忽見城內兩人快馬奔來,尚未靠近,其中一人便大喊,“報——西門有內應造亂,城門已被打開,快頂不住了,速遣人支援。”來人聲若響雷,城頭嘈雜的聲音也難掩其一二。
城墻上,波才轉身居高臨下看過來,大驚,“何人開門?”
城內大戶部曲降的降,殺的殺,那些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民,如何能打開城門?
來人道:“是一群游俠,個個勇武,俺來報時已抵擋不住,此時官兵恐已進城。”
波才將信將疑,可就算有三分可能,他也賭不起,好在城內守兵尚足,調一軍過去,東門也能守住。
正欲召集人馬前去支援,卻見身邊眾士兵臉色都變得極難看,多數人甚至已忘記此時正在交戰。
‘官兵進城’四字,將他們本就不甚高昂的士氣降至零點,大賢良師圣體還未搶回,他們就要死在這里嗎?不,不能死,至少現在不能死,他們要去劫回大賢良師。
“陽翟已不可守,北門外無官兵,速逃出去,往劫大賢良師圣體。”方才一起來報信的另一人大聲喊道。
話音剛落,報信兩騎打馬沿著城墻底下跑,邊跑邊喊,“官兵已進城,速逃北門,往劫大賢良師圣體。”
“官兵已進城,速逃北門,往劫大賢良師圣體。”
見此情景,波才一下明白過來,大叫“此二人謊報軍情,妖言惑眾……”
話沒說完,那二人已跑遠了。
黃巾軍軍紀本就不嚴,眾人才不管這是不是渠帥下達的命令,只知城門破了,他們要趕緊逃命去劫尸體,城頭、城門諸多忠實信徒紛紛跟隨,往北門逃去。
陽翟本就是無意中占領的,丟不丟關系不大,但大賢良師圣體卻絕不能被點天燈,城既已破,他們還留著送命嗎?
“站住,都給老子站住,再逃軍法處置!”波才在后大聲喝令,卻沒有一人聽他的。
眼見城下官兵越攻越猛,手下士兵又毫無斗志,知道大勢已去,波才只得答應放棄陽翟,去劫大賢良師圣體,這才有人愿意聽命,留下墊后。
隊伍行至城中心位置,波才越想越氣,一面命人速去庫房運些糧草,一面派人去把關押的李旻家屬盡數屠殺。
東門下,眼看前一刻還打得熱火朝天的蛾賊,突然間撤走大部,皇甫嵩等人皆驚訝不已。
城內出何狀況了?亦或賊子們設下陷阱,故意引官兵進城,好一舉殲滅?
正遲疑間,斥候飛馬來報,蛾賊大部隊已從北門逃離。
逃了?今日破城希望雖比前幾天高,卻不一定就能成,原想著若再不行,就先撤軍,沒想到形勢陡然間逆轉,著實讓人又意外又驚喜,看來城中果有高人相助。
皇甫嵩忙令全軍壓上,城頭墊后的幾百黃巾根本頂不住,不到一刻鐘,官兵便破城而入。
知道敵軍已逃,皇甫嵩便沒入城,留王允、李旻等整頓陽翟,他和朱儁各領五千人馬,往北追去。
憋悶了這么多天,這股賊軍終于出城,不痛快殺一場,如何對得住把命填在陽翟城下的諸多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