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悶在家里,葉琳有了想出去逛逛的想法。
和爸媽說了自己的想法,趁著假期,一家三口決定帶上姥姥姥爺一起出去轉轉。
開著房車行駛在路上,路上有不少帶著中秋節禮走親戚的人,店鋪全部都關門了,蘇雅想給父母買衣服,都找不到開門的服裝店。
這時,有一家店鋪開了門,從里面走出一對男女,手上提著東西,看著像是要走親戚,蘇雅就上前詢問女子,哪里可以買到衣服。
女子說,店鋪上寫著服裝店的,雖然沒開門,但店里還有衣服,只不過沒有生意,就關門了,可以敲門問一下。
蘇雅敲了敲一家寫著服裝店的店鋪,里面有人問是誰,蘇雅說想買衣服,門開了一點。
“想買衣服進來。”店主是個女人。“先聲明啊,現在的物價高,所以衣服也漲價了,若是用糧食換,可以便宜些。”
葉琳說:“我們只有玉米,你要嗎?”
店主說:“要。”
蘇雅給父母試了兩套棉服,都合身,就要了,問店主需要多少玉米。
店主說五十斤玉米,葉琳去房車裝著從車里拿玉米出來,店主沒想到他們真給糧食,開心地接過玉米,要送客人出門。
遠處大路上一群人向這邊走來,店主見了,連忙阻止他們出去,并關上了門,從里面鎖起來。
“怎么了?”蘇雅問,大家也很疑惑。
“外面那群人是混混,專門搶人家錢和糧食,你們在店里等他們走過去再走。”客人剛給了她糧食,店主不忍心他們被搶。
“現在的治安這么混亂嗎?”蘇母說。
“大娘,這群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巴不得警察把他們抓進去,還能管他們飯,而他們也只搶錢和東西,不傷人,所以,警察也拿他們沒辦法。”店主說。
“還管他們飯,哪有這樣的。”蘇母說。
“也不是免費管飯,也要勞動,但這群混混愿意勞動,而且認錯態度良好,出來又再犯。”店主說。
這時,店鋪門被敲響,店主問:“誰呀?”
外面的人說:“外面的車是誰的?”
店主說:“是我家親戚的。”
混混估計和店主熟悉,就沒多問走了。
過來好一會兒,店主從門縫里見那群人走遠了,才叫葉琳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