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璐璐,我已經安頓好了,別擔心。嗯,住的挺好的,屋里什么都有。等你來了我帶你去吃北京烤鴨,帶你逛前門,游故宮,感受下美麗的大北京。”于洋望著A4紙大的窗戶,雖然一身勞倦,但臉上依然堆滿笑意,和關璐分享著自己初到北京的喜悅之情。“你知道嗎?北京是真大啊!哪哪都是人。走在路上,隨處都能感受到首都不一樣的范兒,簡直太美了!爭取以后咱也能在北京買套房,安個家!”于洋頓了頓,沒羞沒躁地補了一句“再生個娃!”
不知道電話那頭的關璐說了什么,于洋自顧自地嘿嘿笑了起來,一臉的幸福。
打完電話,于洋望著簡陋的屋子,暗暗下定決心:這就是北京的第一個落腳點了。他發誓,絕不會在這破地方待太久。
吃完飯后,于洋去了網吧,開始找工作。北京人才濟濟,像他這樣的大專生更是數不勝數。從一開始滿懷憧憬地精心挑選投遞簡歷,到后來不管不顧地兀自一通海投。眼看半個月過去了,投出去了不計其數的簡歷,但最后有回應的沒幾家單位。
身上帶的錢已所剩無幾,后面怎么辦?其實目前有一家小公司回復讓他去上班,每個月是底薪1200元+10%的提成,還不給上保險。他其實一直是想找專業對口的工作,但這樣繼續找下去也不是辦法,人總得先活下去才有資格談夢想啊!于洋最終決定,先選擇這家公司干著,騎驢找馬吧。
這是一家銷售建筑材料的小公司,不到十個人,一切從簡,于洋本就沒打算在這里長待的。但沒成想,正趕上了蒸蒸日上的房地產紅利,建材行業也跟著喝了口湯。公司業務繁忙,大家伙每天都很忙碌,于洋也不好虛與應付。短短幾個月,于洋就掙了遠比他預期要高的工資,還因為新人上手快、勤奮上進,而被老板多番夸贊。
來北京有段時間了,于洋從當初那個不諳世事的小伙,逐漸歷練成了有點北漂經驗的社會青年。攢下錢后,他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
通過網站,他找了一個五環邊上的城郊村,雖然離上班地方比較遠,單程需要一個多小時的通勤,不過總算搬到地上了!
這是一個位于二層十幾平的農民自建房大開間,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獨立的衛浴,還有一個煤氣灶可以簡單做點飯,就是水電費比正常民居的要貴。
在跟地下室那個二房東大爺結算費用時,于洋還有點不太好意思,畢竟當初簽的是一年合同,不過付款方式是押一付一。于洋不打算要那一個月押金了,但是大爺執意要退給他。大爺說租他地下室的年輕人幾乎都是他這種剛來北京過渡的。他非常理解他們的難處,不會占他們的便宜。大爺還說,有不少年輕人住了幾天就熬不住,又離開北京回老家的,像于洋這種短短幾個月就能從地下室搬上來住的還真不多見,又說于洋小伙子上進將來有前途云云。自住進來后跟房東打照面的次數寥寥無幾,本來還帶著對大爺將二房東說成房東直租偷換概念的一絲芥蒂,但聽到大爺這么說,于洋心中的膈應煙消云散,他似乎真的看到了美好的未來在向自己招手。
斜躺在沙發上,望著自己的新家,于洋感到了滿滿的愜意。人吶,痛苦來自于對比、幸福也來自于對比,對比來得越突兀,幸福感也就越強烈。對于北京人,他此刻的生活也許太稀松平常,但對于于洋來說,不到半年就從地下室重見天日,而且至少璐璐來到北京后,他們也會有個像樣的家了。一想到關璐,于洋的臉上就漾開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