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有求必應的皇帝面前,官吏貪污的作案動機很小,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狼狽為奸的同伙。
李世民對于貪污,特意創建了一套政治體制,朱元璋的方法只能取一時之效,不能根治,也無法長期保證沒有貪官的誕生。
對于官員最大的誘惑可能就是貪污,畢竟金銀財寶擺在面前,誰能保證說自己不會拿。唐朝的強盛是眾所周知的,那時的長安,就是一個國際之都。各方來朝。而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時期,不單單是外表上昌盛,在帝國的內在也是同樣的,沒有貪官,滿朝都是為國家做著奉獻的官員。
老話說得好,什么樣的將軍帶什么樣兵。一個王朝擁有一個好的領導者,以為治世明君,那當然也會有著一群好的文武百官。
李世民這個隊長,是一個十分有責任心和危機感的人,底下的官員對他也自然是十分信服的。李世民不像其他帝王一樣貪圖享樂,而是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中。
皇帝如此,百官又怎么敢去壓榨百姓呢?李世民一生都在追求人才,因為他知道一個國家能否興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大唐的盛世達到什么樣的地步呢?我把這段文字引用過來給大家參考。
“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于嶺表,自山東至于滄海,皆不糧,取給于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大家可以從以上看到,唐朝全是清官,沒有人欺負老百姓,商隊野外隨便駐扎,沒有盜匪觸摸,牛馬四處散養,外出不用鎖門,從山東到滄海不用帶糧食,到山東的村落,就會被熱情招待,這種畫面,各位自己腦補一下,做夢都夢不到是不是?難怪有很多人都夢回大唐呢。不過這種言辭肯定有一定的理想成分了,但是也客觀的表達了當時百姓的生活還是相對愉悅的。
彭文搖了搖頭,將腦中的這些想法給驅逐出了腦外,扯遠了。
不過話說回來,大唐盛世-貞觀之治,不愧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第一盛世。
現在的大唐,萬邦來朝。
彭文的目光從李世民身上移了開來,然后現出了身形,順便設下了一個結界,以免被旁人打擾。
現在李世民還在批著奏折,絲毫沒有發現彭文出現在自己身邊,這讓彭文心里嘆了一句,李世民果然是一代明君。
“陛下!”
彭文淡淡的開口說道。
“誰?”
彭文這一聲陛下,明顯是把李世民給下了一大跳,還把正在批改的奏折用毛筆給劃了一道,隨后李世民一拍桌子,憤怒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