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此一來,成本又高,又容易出錯,也不是一個好辦法。
對此,秦風整理了一下思路,又繼續在朝堂上開口說道:
“現在的雕版印刷術也有很大的不足,印刷不夠靈活,成本太高。”
“朕今日,要提出一套新的印刷方法,在雕版的印刷方法上做一點點改動。
雕版印刷是將一整頁紙的內容雕刻在刻板上,這樣的刻板只能用于一本書,
若是要改其中任何一個字,整塊板都要重新雕刻,刻板無法重復利用,實在過于浪費人力物力。
所以朕要在這個基礎上改良印刷術,不是雕刻一整頁書的內容,
而是把所有的字都單獨的雕刻出來,做成單獨的小方塊,制成一整套模具。
待要印刷時,一塊一塊拼起來印刷。待下一本書需要用的時候,再按照下一本書的內容,一塊一塊拼起來進行印刷。
如此一來,要比重新雕刻一整塊板要容易多了,而且所有的模具都可以重復使用。”
“這種新的印刷處非常靈活,便捷,朕就將它命名為活字印刷術了!”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如茅塞頓開。
有的大臣一拍腦袋說:“這個方法被帝君解釋得非常簡單易懂,可是我以前怎么就沒想到呢?”
還有一位大臣說:“這一項升級改造,必定會節省很多開支,我大唐的國庫充盈指日可待。”
工部尚書的大臣把秦風所說的方法,全部都記錄下來,
回去之后就馬不停蹄地設立了造紙局,并按照秦風說的方法,來造紙和印刷。
果然造價節省了很多倍,往常一本書的造價就要好幾兩銀子,
而現在一本兩百頁的書籍,成本價還不到兩百文。
因為朝廷的惠民政策,所以這些書本大多也就賣個成本價兩百文左右。
朝廷的書店正式開業的那一天,每本書不但只賣兩百文,
但凡首次購買者,還能贈送六枚雞蛋。
長安城的百姓紛紛奔走相告,不到半天整個城內都傳遍了。
寒門學子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求之不得的書籍居然這么便宜。
曾經他們多么渴望讀書,卻因為價格買不起,
好不容易三四個朋友湊了幾個月的飯錢,才能買上一本書,幾個人輪流看。
又或是拎著一籃子雞蛋,陪著笑臉求教書先生借上一本,
挑燈夜讀連夜抄完,第二天再還回去。
為了節省紙張,還要盡量把字寫得夠小,并且不浪費一點空隙才行,
每每抄書,每張紙都寫得密密麻麻。
沒成想,現在紙也便宜了,書籍也便宜了。
以前借書都要送雞蛋,現在買書還有雞蛋送。
那些讀書人不但自己買了,為了多拿一些雞蛋,
還讓自己的父母幫著買,讓村頭的張嬸幫自己買,
讓隔壁的鄰居老王幫自己買,贈送的雞蛋五五分成。
每個讀書人把周圍認識的人都拜托了一遍,一傳十,十傳百。
如此一來,在極短的時間內,整個長安城掀起一股讀書之風,
就連很多不識字的人,也紛紛拿出銅板買上一些。
連砍柴的農夫,放牛的小二郎,都忍不住想要買些讓村上的秀才教自己認字。
畢竟在這之前,識文斷字可是王公貴族才能干的事,索性他們也跟上潮流,儒雅一把。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