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21日。
早上,何勁早早的便起床洗漱,與周惠敏一起吃了酒店送來的早餐,隨后便一個人往春晚演播室趕去。
雖然距離過年還有一天,但整個bj的春節味已經非常濃。
鞭炮爆竹聲彼此起伏,小孩子穿著漂亮的新衣在街道上追逐嬉戲。
街道兩旁的店鋪上掛著大紅燈籠,喜慶的對聯一副接一副。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喜悅的笑容迎接著新的一年。
透過車窗看到這一幕幕,何勁忍不住也是露出笑容。
情緒是可以感染的。
在所有人都喜慶的時候,何勁這個這兩年來一直在忙碌中的人在此時也是忍不住感到開心。
……
車子很快就到了春晚演播室。
此時,距離節目的錄制開始時間晚上八點還早,但在演播室門口已經站滿了人。
這些人大多都在在等著入場。
接受了一番檢查,何勁進入了演播室后臺,開始化妝準備。
因為要化妝的人很多,所以那種給你準備一個單獨化妝間的情況是不可能有的。
何勁分到的化妝間,便是與港臺來的幾個人一起的。
郭富誠、成龍以及他等等都在這一個化妝間。
化好妝,跟幾人聊了幾句,何勁便跟著工作人員開始去見自己的伴舞團隊。
在開始錄制之前,他們還要排練一次。
雖然距離上一次排練已經過去了快一個月,但何勁與表演團隊之間的配合默契卻是沒有消失。
一遍排練完成,并沒有什么大問題。
于是,何勁等人便開始等待節目錄制開始。
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是第11屆,由張子揚執導,梁雁翎、李慶安、張永權、趙忠祥、倪萍、楊瀾擔任主持人。
相比之前的幾年,晚會在形式上有所創新。
一是使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的電視節目與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對傳,打破了晚會現場的封閉格局。
體現了天下華人共度新春佳節的祥和氣氛;二是在舞美設計方面營造了兩層包廂式的立體場景,一反以往臺上臺下、平面相向的現場圖景;三是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
這幾年以來,每一年在春晚的舞臺上看到港臺歌星的身影,除了他們中有些人很紅外。
其二便是為了體現天下華人一家親。
而今年,為了更進一步體現,才有了與臺灣以及新加坡電視臺的節目對傳。
什么叫節目對傳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將各自錄制好的節目,相互交給對方的電視臺播出。
甚至,可能會將各自的節目剪進自己的錄制版本里也不一定。
今年的表演節目一共分了五個組,總計會有五十個節目。
何勁的節目是第二組一個節目。
在他之前的節目是第一組的第九個節目,由1990年首登春晚舞臺的趙本山主演的小品《老拜年》。
晚上八點,節目正式開始。
伴隨著鑼鼓喧鳴的開場節目《掛燈籠》,今年的幾個主持人出場講祝詞。
今年的主持人采用的是一個香江主持人,一個臺灣主持人,一個新加坡主持人以及兩個內地主持人的標配搭檔。
“一年一度迎春節,火樹銀花不夜天。我們給大家拜年了!”
春晚常駐主持人趙忠祥首先開始祝詞。
“此時此刻,無論是大陸同胞,還是海外氏子,是香江,是臺灣……”
“大家都在紅燈高掛,張貼對聯,迎放鞭炮,關注春節!”
……
隨著主持人的一句句祝詞落下,第二個節目《除夕三喜》開始上場登演。
由宋組英等四人以及歌舞團隊表演的《除夕三喜》節奏喜慶,作為歌舞類表演,出色的完成了熱場任務。
第三個節目是一個魔術表演,由秦鳴曉、姚金芬表演。
這魔術表演并沒什么大的難度,只是圖個喜慶歡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