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勁的演唱會在如火如荼的舉辦。
而在香江,今天也是熱鬧非凡。
而這一切自然要歸功于《速度與激情》的首周票房了。
一千六百七十萬。
一個幾乎能比擬尋常電影票房的數字。
這個數字也是何勁與劉德華倆人各自的首周票房記錄。
倆人之前主演的電影,沒有一部的票房能有這么高。
票房數據加上電影口碑,一時間,整個香江頗有幾分《速度與激情》統治了娛樂報紙的感覺。
如果說僅僅是票房數據的話其實并不能引起這么大關注的。
之所以這部電影頗有種香江全民關注的原因在于華仁與天幕這邊在兩天前放出了好萊塢幾個公司正在與華仁以及天幕洽談購買《速度與激情》北美播映權的事。
這年頭,不管是歌曲亦或者電影,能打進歐美,在國人看來便是為國爭光,香江也不例外。
當初何勁的專輯在歐美的銷量大爆,傳回來以后立刻成為爆點希望,并讓何勁的地位大增,人氣迅速發展成為五大天王之首。
其中很大原因就在于何勁給國人帶來了很強烈的榮譽感。
“瞧,這是我們國家的歌手,在歐美銷量力壓邁克爾杰克遜的超級巨星!”
“何勁是中國的邁克爾杰克遜!”
這些都是一些路人粉在知道何勁在歐美的成就后說出的話。
雖然他們對何勁在歐美的數據并不知曉,但并不能否認他們與媒體一起吹何勁。
什么與邁克爾杰克遜并列的東方巨星,什么世界流行天王的贊譽比比皆是。
這是榮譽,也是一份來自家鄉的力挺。
不僅是何勁。
但凡是在歐美娛樂圈有些成就的中國人,在國內都受到了來自國內粉絲的歡呼。
李小龍不用說,華人的驕傲,當年他在世的時候受到的追逐簡直是常人不可想象。
其去世的時候,香江街道涌上了上萬粉絲,這些人只為送他最后一程。
李小龍做到這些,原因自然不言而喻,除了他是當年的影壇巨星外。
其為國人爭光,為華人爭面,將功夫兩個字打進外國人視線中才是最大的原因。
民族榮譽感這種東西幾乎是每個國人都擁有的。
提起李小龍,哪怕是沒看過他電影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豎起大拇指。
除了他,成龍以及后面走進好萊塢的李連杰。
當國人知道他們闖入了外國,并殺出了一片天地,都會自發的為他們感到驕傲。
不僅僅是娛樂圈,就連體育圈。
看看后世的姚明,當國人看到他在美國的nba賽場上征戰。
那種他是在我們中國爭光的心態頓時油然而生,不自覺的就將他帶入到自己身上,想象著自己是他,在nba大殺四方,扣老美,蓋老黑。
于是,姚明第一次入選nba全明星,便直接被國人送上了nba票王的位置。
這就是民族榮譽感,一種發自內心的東西,一種幾乎不用引導便會出現在人心中的情緒。
這些年,香江電影在亞洲的確是大殺四方,有著東方好萊塢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