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勁笑著捏了捏她的臉蛋。
聞言,周惠敏笑容滿面,緊緊地握住何勁的手。
“我打算過段時間在bj買兩套房子,到時候合適的話,把媽媽接過去,你覺得怎樣”何勁并不打算九七以后再將工作重心轉向內地。
他打算提前把工作轉過去。
不僅音樂上的工作,他甚至開始考慮,重新在bj建立一個影視公司。
內地的電影市場從這一年開始,就會逐漸取代香江,成為華語地區最大票倉。
這也是香江娛樂工作者北上的原因。
很多人都說,香江電影的沒落是因為政策與臺灣市場開始不接受港片的緣故。
這的確是一個原因,但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市場問題以及資本轉移的問題。
從九十年代中后期開始,內地電影市場突然開始爆發,電影票房動不動就是幾千萬。在香江上千萬就算是高票房電影了,但在內地,三四千萬都是正常的。
如此龐大的市場,自然引起了電影投資者的關注。
try{ad1('gad2')}catch(ex){}是在香江投資五百萬收回一千萬好,還是在內地投資五百萬收回兩千萬好
那幾乎是翻倍的利潤。
只要是個有腦子的都知道怎么做。
而資本逐漸轉移向內地以后,香江這邊立項的電影自然就開始少了。
而整個香江娛樂圈的從業人員差不多有幾萬人。
項目的減少,自然就代表著有人沒有工作。
而這時候,他們又知道了內地正缺少這方面的工作者,工資還高,他們自然就選擇了北上
接下來,北上這些被香江這邊淘汰的從業人員全在內地混出了名堂,甚至賺得比在香江這邊的人還多。
面對這種情況,自然讓香江留存的人心思大動,于是,又一批接一批的北上。
演員、導演、亦或者整個劇組一起,全往內地跑了,香江自然就沒有什么優秀人才了。沒有優秀人才,自然也就沒有好作品,這自然就導致香江電影越來越沒落。
對于以前的何勁而言,他的目標就是當一個大歌星。
但當他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高以后,他的想法自然也就越來越大。
有時候,他甚至在想,自己現在的基礎打的這么好,那自己何不嘗試著建立一個大型傳媒集團。
憑什么老外可以來中國投資電影,而不能反過來
他就要反過來干,若是以后有機會,他還真想以中國影視公司的名義參與進好萊塢的電影投資,去賺老外的錢。
轟
龐大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將整片夜空照得大亮。
十二點了。
1994年徹底成為過去了,現在,現在是1995年,全新的一年。
不管是對于何勁,還是對于任何人,1995年都將會是一個全新的年度。
在這一年有人會沉淪,成為歷史中的一顆流星,也有人身上的光芒會越來越越亮,直到成為一顆高高掛起的太陽。
何勁希望的是,自己能成為那顆太陽。
就像他第二張專輯的名稱一樣,永恒的太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