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何勁等原《速度與激情》劇組的演員開始了在美國小范圍的跑活動宣傳。
其中,又以何勁最為忙碌。
作為影片的男主之一,又是劇組在北美地區最有名氣的一員。
他自然無可厚非的抗起了宣傳的主要責任。
他與劇組其他主演是分開宣傳的。
劉德華、小猶太等人在新線影業的安排下一起出席各種現場活動。
而何勁則是來往于各大電視節目以及電臺之間進行。
新線影業并沒有隱瞞他們想蹭何勁最近熱度很高的想法。
在之前一次與新線影業高層的洽談中,那位叫杰里森的主管便豪不避諱的跟何勁說了他們的想法。
他們想利用何勁的熱度來提升影片的關注度。
而作為蹭這波熱度的條件,他們容許何勁在他們安排的各種電視采訪中主動宣傳他的唱片。
對此,何勁自然不會不愿意。
這是雙贏的局面。
新線影業可以借助何勁唱片的熱度來吸引關注。
同樣的,何勁也可以利用在宣傳電影的時候宣傳他的唱片。
當然,雙方都懂得適可而止。
在新線背后的華納安排電視采訪的時候,他們會把話題往何勁的唱片上引。
但他們懂得分寸,不會說一些不該說的話。
同樣,何勁在采訪時宣傳唱片的時候,也不會偏移宣傳電影的主題。
如此一來,對于電影的電視采訪,關于音樂的音樂電臺。
大大小小的電臺,何勁在兩三天的時間里跑了十幾個。
連續幾天的宣傳,再加上新線方面在海報上,其他各種宣傳渠道上的宣傳。
到十七號這天,《速度與激情》這個名字居然在美國小范圍的引起了轟動。
很多老外都知道,那個唱歌的中國人何勁要出電影了。
而且這部電影的類型還是與《生死時速》類似的影片。
在十七號這天,新線影業專門派人在各大影院門口做了一個統計。
統計數據得出的結論是。
一百人中,有大概六十人對速度與激情這部電影有印象,并知道何勁這個人。
try{ad1('gad2')}catch(ex){}然后這六十人里,有四十人左右表示對這部電影有興趣,如果可以,他們表示會到電影院觀看這部影片。
剩下的二十人則表示看心情。
這個統計出來的數據或許在整個美國算不上最好,但也在中上的位置。
何勁對于這個統計數據倒是沒太關心。
但新線那邊卻是非常高興。
因為按照以往的數據來看,這個統計雖然不能百分百的預估出票房,但還是大致的估算出了觀眾對這部影片的期待。
只要電影不是那種大爛片,最終的票房走向或許會上千萬。
對于新線而言,四百萬美元,再加上大概不到一百萬的宣傳費用,一共也就五百萬左右而已。
五百萬買來一部千萬票房的影片,對于他們而言應該算是小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