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們是打算坐等吃錢的,但看現在的情況,速三的票房很明顯有撲的節奏,所以向家很不滿。
「我得到消息,嘉禾的院線要消減速三的排片。」
質問何勁過后,被何勁有些不滿的話語懟了后,電話里的向華強語氣低了一些,低沉的說道。
「當初電影上映前,我就說不跟」嘉禾的院線合作,而是選擇金聲院線合作,現在好了,嘉禾很明顯是要打壓我們這部片子。」
向華強的話讓何勁深以為然,但他還是反駁道:
「速度三的院線上映合同是在第一部上映的時候就簽了的,當時速度與激情一陸續找了好幾家院線,都沒談妥,只有嘉樂(嘉禾的院線)愿意接受我們的條件。
而當時他們的條件便是后續三部系列片都得走他們的院線。」
香江的院線在整個八九十年代可謂是風云變幻。
在八十年代,整個香江的院線被嘉樂(嘉禾院線)、金公主(新藝城金主)、德寶(洪金寶聯合潘迪生接手邵氏院線創立)、雙南(國內電影公司在香江組成的銀都機構的院線,以放映大陸電影為主)等四大院線稱霸。
八十年代后期開始,受臺灣等外來資金影響,金公主創始人陳美榮與馮秉城分裂金公主,創立了新寶院線。
自從,香江院線從四大霸主時代過渡到群魔亂舞的時代。
自從電影經濟指標在1989年下跌后又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如1992年港產片數量達215部,至1993年影片產量年增加到了242部,總票房雖有下跌,但也達到了114億港元。
影片數量的增長,又反過來便使院線數量增加,「德寶」、「金公主」等實力院線均有了后續者。
1991年,原「新藝城」三巨頭之一的黃百鳴與澳門商人羅杰承接手德寶院線,并改組成為永高院線,進行制片、發行業務,并于當年以賀歲片《家有喜事》獲得4800多萬港元的票房。
后因黃、羅二人意見分歧,黃百鳴又于1992年自組東方院線,當年以上映合拍片《霸王別姬》和賀歲片《花田喜事》而打開局面。
而「新寶」董事之一的陳榮美也于1993年又接管了金公主剩下院線,并改組為金聲院線,以貸款形式支持獨立制片公司拍片。
「金聲」還與「新寶」形成姐妹線,以雙線方式聯映。
而眾多的小院線更是紛紛冒起,1992年,香港涌現的大小院線組合達23組之多。
不過,雖然院線多大二十三組之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只有幾家影院的院線。
只有嘉禾的嘉樂與接手金公主遺產的陳榮美的金聲、新寶,以及黃百鳴的東方院線是大規模影院。
當時速度與激情拍攝完畢以后,考慮的影院便是這幾家。
「我們現在說再多也沒用,嘉禾方面已經是擺明要打壓我。
不過,我們也不是沒辦法。
我打算提前讓速三在新馬、臺灣、日本等地上映。
到時候就算香江票房不佳,這部電影也絕對不會虧。」
何勁對電話里的向華強說道。
「嘉禾那邊你打算怎么做?」
向華強沉默了一下,認為何勁的想法的確是當前最正確的想法。
他已經得到嘉禾的內部消息,那邊已經開始準備消減速度與激情的排片。
說實話,在當前這個年代,電影票房在很大程度上是與院線規模掛勾的。
院線的權利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