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時候,香江電影空前鼎盛,但外來資金卻始終入不了場,原因就是院線被四大牢牢把控,其他人根本插不進去。
當時很大外來資金都創辦了自己的影視公司,但受院線所制,都不得不將公司掛在四大某一家旗下,以此來讓公司電影在院線上映。
而且,就算掛在了院線公司下面,如果不是院線公司的親信,在排片上一樣比不了院線的親信。
甚至,如果片子與院線的直屬公司的電影發生撞車,那院線為了賺取更多,甚至會直接腰斬你的電影。
這種情況也是直到九十年代院線增加,且院線競爭激烈后才得到改善。
但就算現在,院線一樣會消減其他公司投資的電影。
嘉禾現在就打算這么做。
「嘉禾既然要玩,那我就陪他們玩。
我打算斥資一個億,收購一些獨立影院,組成一條新院線,你有沒有興趣?」
何勁老早就有自己組建院線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沒下定決心。
現在嘉禾的所作所為正好讓他下定了決心。
「你瘋了?」
電話里,向華強被何勁的想法驚住了。
投資院線。
這個舉動在八十年代以及幾年前絕對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投資想法。
但在現在,這個想法卻是公認的爛想法。
自從93年臺灣片商逐漸退出香江開始,整個香江的電影市場迎來了大規模的縮減。
如果光看票房榜上的排名,這種縮減還不太明顯。
但如果仔細去調查每年的電影上映片數,以及這兩年的香江電影總收入。
那你就會發現,香江電影從1993年一年三百多部,到94年已經降到了兩百二十多部。
到今年,距今為止,電影上映數量更是降到了一百五十部。
就算今年沒過完,但只有兩三個月就過去的時間,接下來的時間里上映電影絕對不會超過二十部。
電影數量的下降,再加上總年電影票房的節節下跌,讓所有香江從業人都知道,香江電影開始走下坡路了。
在這種情況下,香江的各大電影院收入也開始大幅度下降,今年以來,已經有很多影院開始破產。
可以說,自從臺灣將片源的選擇方向轉向北美以后,來香江投資電影的人已經少了一大半。
沒有了投資者,劇組就開不了工,劇組開不了工,就沒有質量好的電影,沒有電影,影院自然就開不下去。
別人都不開了,打算撤了,你居然想入門。
在向華強看來,何勁這就是錢太多,沒地方放了。
「你如果找不到投資方向,跟我一起,現在澳門博彩業很鼎盛,咱們兩家合作,一定能迅速在澳門站穩跟腳。」
向華強開口說道。
「算了,我不會博彩,我只對文化產業有興趣。
你要不要投資點,雖然現在市場不景氣,但我相信我們兩家合作,絕對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