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勁這邊同意后,湯正川這邊立刻給劉慈緯打了電話,讓他來華星簽合同,同時讓他那邊打通灣灣的關系,盡快安排《青春少年何勁》在灣灣的發行。
等湯正川給那邊打完電話,何勁將自己的那些詞曲拿了出來,交給公司審核。
雖然何勁已經通過《風中有朵雨做的云》、《十七歲的雨季》證明了他拿出來的歌曲質量肯定是有所保證的。
但華星這邊對于他拿出來的歌曲還是一樣需要審核。
這不是不信任他,而是重視他。
這種情況下,公司不會容許他的第二張唱片失敗。
現在公司可是計劃讓他第二專便徹底坐穩一線。
所以,對于他拿出來的歌曲更需要審核。
一首歌曲好不好不是創作人說好就行的。
歌曲詞曲出來后,公司會有專人團隊負責評判歌曲是否能適應現在的市場,是否會有傳唱度。
甚至如果時間來的及,公司會將小樣制作出來審核。
而何勁的這張專輯是計劃一月發行。
那個時候,應該正好是第一張專輯在市場上沒有余力繼續暢銷,卻又還有影響力的時候。
所謂一年三專乃至兩專,就是說的這種,趁著前一張專輯的影響力還在,歌星的專輯唱片推出,更容易被市場接受。
當然了,要是你已經是大牌歌星,粉絲粘性已經很強了,那自然不用如此。
所以,一般情況,新人歌星在第一張專輯大賣后,都會趕緊推出第二張質量專輯。
就像黎明,六月《是愛是緣》推出大賣后,間隔不過倆月,八月推出的《今夜你會不會來》便又立刻接檔。
然后,十一月《我的感覺》又要來了。
寶麗金給他做的計劃就跟何勁類似。
當然了,這張馬上發行的《我的感覺》之所以選擇十一月發行,也有直面周華健跟王杰的意思。
從王杰發行第一張專輯《誰明浪子心》爆紅亞洲,再到《一場游戲一場夢》全球大賣一千多萬張開始。
然后周華健也在八八年崛起,動不動就是兩三百萬的銷量,再然后,小虎隊、郭富城風靡亞洲,掀起青春風。
羅大佑、齊秦、李宗盛乃至草根劉錚等灣灣公司的歌星唱片大賣開始。
香江樂壇便陷入了短暫的真空期。
沒有了譚張,三劍客雖然正在崛起,但他們就像是武功還未大成便出師的弟子一樣,香江各大公司根本不敢讓他們直面灣灣幾個頂級歌星。
直到今年,三劍客劍已磨鋒,香江各大公司才開始有了信心,慢慢讓三劍客直面他們。
其中,張學友上半年已經直面了郭富城,中旬的劉德華也面對了王杰。
倆人雖然沒有在銷量上擊敗對面,但自身也沒受傷。
于是,十一月,黎明便出現了。
而他的對手自然就是那個叫周華健的男人。
據說,他那柄叫《讓我歡喜讓我憂》的寶劍已經準備好了,他正打算十一月出征。
看上去這將會是黎明與周華健的對決。
但其實不然。
這將是何勁、劉德華、黎明與王杰、周華健的對決。
是的,就是這么奇怪,明明應該是黎明的戰場,但現在卻演變成了五個人的專輯大戰。
認真說下來,應該是海外市場與內地市場將會是五人的大戰。
香江這邊的話,只有黎明會直面他們。
王杰與周華健的專輯已經基本確定,將會在十一月二十幾號全亞發行。
黎明的話應該是十一月十九號。
所以,香江市場便會是他們三人的戰場。
而海外市場與內地市場,還有灣灣。
何勁的海外市場跟內地市場發行時間都是十月二十六日。
他將會在賣了一個月左右,正面對上他們三人。
至于劉德華。
不知是寶麗金故意想讓劉德華幫幫黎明還是咋滴,明明八月就在香江發行的專輯《來生緣》被硬生生拖到了十月中旬才開始在海外以及灣灣等市場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