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廣眾之下,將小黃文搬出來講,這開放的節奏,令人好尷尬。
可大堂中的人,好似均見過大場面,有人大聲嚷嚷著:“好好……快,將他辦了。”
有人附和著:“這書生好大的艷福啊!”
“哇哈哈哈,對呀!”
一陣歡呼聲中,也有人搖頭,發著牢騷,“真俗氣!這說書的老頭,整日將各種妖精搬出來,今日與書生,明日與將軍,后日與小兵……故事千篇一律,聽著好生無趣。”
“對!好生無趣!不知這些人高興什么勁!”
“……”
古代,沒有電視微信抖音小視頻,男人們所有娛樂活動,除過練武習文,便是聽曲看戲。
像這種酒樓中聽評書段子,也是他們的最大愛好之一。
可惜,文人雅士不屑寫劇本,愛好聽曲看戲的人又沒有幾人有文采,寫不出好故事。
所以,往往一個折子戲,一些評書段子,來來回回地講。
一遍兩遍,人們還能接受,這要是成年累月地講,人們新鮮勁一過,自然沒有了興致。
聽著周圍人的抱怨聲,夏芊芊忽然心生一計。
她將面碗往旁邊一推,從懷中掏出一個油紙包,將剩下的牛肉放入,打包,放到背簍中。
整理好一切,她揮手招來小廝,遞給他兩文錢,問他討來了筆墨紙硯。
將白紙在桌面上攤開,毛筆蘸滿墨汁,她開始思考。
她到底該寫些什么?
憑借那么多年的義務教育,一路被各種電視劇電影爽文滋潤養大的她,多少能尋出一兩個爆火的故事。
但這些古人會喜歡嗎?
想了想,她決定先保守一些。
落筆,她寫下了開頭,《西游記》。
《西游記》號稱華夏國四大名著之一。
當它被拍成電視劇播出時,一時間造成萬人空巷,只要那句“你挑著擔子,我牽著馬……”的旋律一出,必定人人哼唱,恨不得趕緊湊到電視機前看一遍。
《西游記》成為了暑假必播劇,看多少遍也不膩。
而夏芊芊不但愛看劇,她還有一個嗜好,特別愛看書。
靠著驚人的記憶力,四大名著她可以倒背如流,所以將它默寫出來,并不難。
提筆落字,關于孫猴子破石而出,上仙山拜師求學的故事,徐徐展開。
前世,她習慣了電腦打字,平日里,偶有寫東西,也用不上毛筆,所以一開始寫,動作有些別扭。
好在,她所在的位置處于大堂的一處死角,在一眾人等吃飯喝酒的氛圍中,倒沒有引起旁人的格外關注。
不知不覺間,一張白紙被她寫完,她放下毛筆,揉了揉手腕,抬眸間,忽然覺得二樓雅間的某處,似乎有人在打量她。
旁人在吃飯,她卻在寫字,確實有些奇怪。
她沒有多想,休息一下,執筆又將另外的一張白紙寫滿。
臨到落筆時,湊巧寫到,師父在悟空頭上敲了三敲。
她留了一個心眼,落筆,斷章到此。
稍等片刻,待白紙上的墨跡干了,她將紙折好,喚來小廝,遞上前,叮囑道:“請替我將此物轉交給臺上的那位老先生。”
小廝神色遲疑,終是恭敬接下,“公子放心,我定轉交。”
“好!”
她起身,拎起身側的背簍,去前臺結完賬,邁步出了聚旺樓,沿著大街而去。
聚旺樓臨街的窗戶,適時打開,一雙深邃的眼望著她的背影,俊挺的眉頭,微蹙著。
大街之上,少年雙手扶住背簍的肩帶繩子,往上掂了掂。
這一微小的動作,觸動了姬子墨某處的神經,他轉頭遞給肖勇一個眼神。
肖勇心領神會,低頭出門。
不一會,兩名粗衣漢子從聚旺樓匆匆而出,緊跟在那個單薄的身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