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顧青一路走過朱雀大街,路過程府大門,程咬金好巧不巧就站在自己門口,“顧小子,要出海了?”
“是啊是啊。”顧青尷尬點頭。
“老夫給你不少銀錢呢。”程咬金說話。
“那是自然。”顧青再次點頭,“程伯伯放心,保證有大把銀錢入賬。”
“聽昨日我家大小子說你缺銀錢?”程咬金的話意有所指。
“沒有的事。”顧青苦笑連連,暗暗退后。
“真的沒有?”程咬金再問。
“真的沒有。”顧青使勁點頭,“正兒八經的。”
“好好去做事。”程咬金說道,“回去吧,最近老夫耳朵不爽利,聽不了銀錢二字。”
“小子這就先告辭了。”
東市筆齋,狄仁杰正在囑咐著胖和尚,這些日子把眼線往高句麗派過去,看住高句麗與倭國之間的動作。
青幫的重心從關隴脫離,一步步朝著東海而去。
顧青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有小廝攔路,“敢問可是尚書令顧青?”
“你是誰?”顧青疑惑道。
“趙郡李家家主拖小民來送信。”
對方說完話遞上一封信就離開。
顧青一邊走著打開信件看了起來,上面寫著的是李然的話語,話語不多但是言語之間都在暗示狄仁杰什么時候去趙郡李家提親,還說趙郡李家準備了八千民夫愿意來給自己建造大港口。
要建造一個大港口,還有還海船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要在春季之前出海,季風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這個年代要造出蒸汽機可不容易。
想要出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指南針,有了指南針才能保證在海上不迷失方向,在大航海時代指南針可是航海家的命根子。
回到家中顧青開始準備制造指南針,其實指南針的雛形在中原的歷史上很早就出現過,說法也有很多,最早有記載在鬼谷子一書中,就出現了司南車的名詞,形勢中就有了一個勺子與羅盤。
再往后到了開元年間有個堪輿大家,創立了堪輿術三針也是指南針的雛形,在明代的歷史資料中也提到過這種針法的由來,只是在科學開蒙的年代,指南針這個東西往往被運用在堪輿的羅盤上。
從而被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其實很簡單,就是一種磁針而已并沒有這么的神奇。
李治看著顧青正在打磨磁針問道,“顧青,你說的這個指南針到底有多么神奇?”
“這個東西不神奇,只是指方向而已。”顧青一邊打磨磁石說道,“因為在海上很容易迷失方向,天南地北都是大海沒有參照物。”
磨出一根磁針,顧青把它放在水碗中。
李治看著薄薄的磁針浮在水面上,“動了,動了這根針動了!”
“磁極有相吸也有相斥,往大了說我們腳下的土地就是一塊大磁石,南北都有磁極,就會發應在磁針上。”
李治好奇捧著水碗,不論自己怎么轉磁針都會指向南北兩端,“顧青,好神奇啊。”
“轉的很慢,方向偏差也有些大。”顧青思索著說話,“看來還是要做個羅盤才行,不然方向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