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氣怒交加地道:“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劉賢究竟是如何得知我軍出兵的?上次與曹軍使者辛毗相見是這樣,這次突然出兵也是這樣,莫非那劉賢有未卜先知之能嗎?”
虞翻道:“未卜先知倒是未必,劉賢在我江東安插了許多神通廣大的探子卻是極有可能的!呵呵,方今天下,又有哪一家沒有向其他勢力廣派探子呢?”
孫權聞言,若有所思地道:“此言有理!只是這個探子既能查探到我軍中許多機密情報,又能有能力迅速送往荊州,想必并非一般人。莫非我江東軍中有人與劉賢勾結?”
虞翻淡淡地道:“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軍背盟,不攻國賊,反擊盟友,自然難保不會有人看不過眼,而去勾結劉賢,通風報信。”
孫權聞言,怒喝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指責我是無道之主嗎?莫非為劉賢通風報信的就是你!”
虞翻看了看孫權,面不改色地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雖不贊同襲擊夏口,但卻絕不會里通外人。將軍是君,在下是臣,臣下直言進諫,而退守職分,忠于職守,此乃本分也!將軍何必生氣。”
孫權聞言,深吸了幾口氣,壓下了心頭的殺意,轉而問其余眾將道:“如今夏口必定已經嚴陣以待,我軍該如何應對,是要繼續西進,還是就此收兵?”
呂范、宋謙、朱桓、朱然等人都道:“開弓哪有回頭箭?既然已經領兵至此,豈能輕易收兵?魏延在江夏一線雖有一萬六千人,但我軍會合了武昌、蘄春之兵后,總兵力也將達到三萬四千人,足足是魏延的兩倍有余,又是從江上強攻夏口水寨,必能取勝。”
孫權聞言,慨然道:“好!我大軍西進,豈能無功而返!此次不破夏口,決不收兵!”
眾將轟然應諾。當下孫權大軍不再隱藏想著隱藏蹤跡,鼓角齊鳴,旗幡招展,開始大舉往夏口而去。
一時荊州東線戰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