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聞言,當下命鄭泉為使,前去面見劉賢。鄭泉領命,乘船一路西來,沿途見劉賢軍中運送糧草軍資的船隊絡繹不絕,心中也自暗暗驚訝。及至到達武昌時,正與領兵前來的劉賢相遇,當下鄭泉求見劉賢,問道:“劉將軍如此興師動眾,欲要去往何處?”
劉賢笑道:“如今曹操大軍西進,淮南空虛,故我領兵東進,欲要攻打淮南。”
鄭泉聞言皺眉道:“聞聽前些日子士燮做亂,劉將軍已經派遣了許多兵馬南下。如今交趾之亂未平,劉將軍又欲要攻打淮南,不怕兩線作戰,力有未逮嗎?”
劉賢笑道:“交趾士燮何足道哉,我大軍到日,必定馬到成功。然而攻取淮南的時機卻是可遇而不可求,我豈能放過?”
鄭泉聞言,點了點頭,當下駕船返回柴桑,便以劉賢之言轉告孫權。
孫權沉默了片刻,轉頭對魯肅、張昭等人道:“你們以為,劉賢此話是真是假?”
張昭道:“以形勢而論,淮南如今的確空虛,劉賢欲要趁機拿下也并非不可能。”
魯肅咳了幾聲,道:“劉賢東來,其目的不明。既有可能攻打淮南,也有可能攻我江東。況且我軍占據皖城,正好卡在潯陽至六安的側翼咽喉上,劉賢大軍想要攻略淮南,必會視皖城為眼中釘。因此,就算劉賢真的想要攻打淮南,我軍也要防著他順道襲擊皖城。”
孫權嘆道:“那該怎么辦?”
魯肅道:“若劉賢欲攻江東,則我江東形勢危殆。若劉賢欲攻淮南,敗了還好,若其得勝,真的拿下了淮南,則我江東便陷入了劉賢大軍的包圍之中,形勢也將極為不妙。”
張昭嘆道:“不錯。最好的應對之法是阻止劉賢出兵,然而我們現在并無足夠的實力去阻止他。我軍水軍強盛,憑江固守,足保無虞。但若出兵淮南,在陸上與之野戰,實是難以取勝。”
孫權道:“莫非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魯肅沉吟半晌,道:“既然無法阻止,那索性就加入他。”
孫權聞言極為驚訝,追問道:“如何加入?”
魯肅道:“劉賢興師動眾而來,既有可能攻打淮南,也有可能攻打我江東。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自然要設法讓他攻打淮南。但討伐曹賊乃是義舉,豈能讓劉賢一人去做?主公可遣使去見劉賢,就說我軍愿意出兵助劉賢一起攻打淮南。兩家聯合出兵,我軍便可趁機搶占淮南各處險要,以防劉賢一家獨大。”
孫權聞言,頗為心動,沉吟道:“倘若劉賢不愿,又當如何?”
魯肅咳了幾聲,平復了一下心緒之后,這才緩緩地道:“若劉賢真的打算攻打淮南,那么我軍提出相助,他不可能不愿意。畢竟有我們相助,他將會事半功倍。如果他一口回絕,全無商量的余地,那么久可以斷定,劉賢攻打淮南其實是個幌子,其真正的目的是攻我江東。主公便可調兵遣將,安排全力防守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