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奸猾,正面對戰不是漢軍的對手,但卻能憑借這復雜的山勢地形與漢軍糾纏。此次也不例外,眼見漢軍大舉進山,山越百姓立即拖家帶口往深山躲避,山越首領黃亂、常俱、施射等人則各自率領數千青壯據守險要山頭,居高臨下地與漢軍對峙。
在這種對峙之中,山越人心里也有些沒底,就聽施射焦躁地道:“如今將近秋收,漢軍此時全力進山,倘若久久不退,我們在山間空地上種植的糧食如何收獲的起來?”
黃亂聞言笑道:“無妨!漢人最重視的就是秋收了,往年這個時候他們都在忙于秋收。此次進山,看似疾風驟雨,但我料漢軍士兵都有家有口,有田有地,心中必定記掛著家中糧田,如何肯安心作戰?不出十日,漢軍定會退走。”
常俱道:“倘若漢軍不退,反收割我們種下的糧食為軍糧,那又該如何?”
黃亂笑道:“我們這點糧食如何能與漢人肥沃農田上出產的糧食相比?山上涼爽,糧食成熟的日期也比平地上要晚數日,漢軍若是等著收割我們的糧食,那就必然會錯過收割自家的糧食。如今漢軍主力都在北方與曹軍交戰,荊州、揚州人力大為不足,漢軍若不回去協助收割,必然會耽誤收成。你們說,漢軍豈肯因小失大?”
此言一出,常俱、施射頓時深覺有理,不由得都點了點頭。
正說之間,就聽哨探來報,說漢軍進山之后,并不追殺逃散的山越百姓,反而分兵直往各處農田,放火焚燒田地。
黃亂等人聞訊,頓時大驚失色,眾人慌忙出山查看,果見各處山間田地上都火光沖天,眾人頓時跺腳長嘆,紛紛痛罵漢軍殘暴。當下黃亂、常俱、施射封仁各領兵馬下山來阻止漢軍,卻被早有準備的向朗、李嚴、諸葛恪、周舫、吳碭、曾夏、傅儉、霍戈、費彬、費雄等人分兵阻攔,萬箭齊發,將山越人射的人仰馬翻,損失慘重。
黃亂等人只得狼狽不堪地又退回了險峰之上,眼睜睜地看著漢軍焚燒糧田。
一連三日,漢軍從容出擊,將早已探查好的山越人的所有糧田盡數焚毀,隨后又秩序井然地退下了山,分兵一半據守早已設立在各處山口的營壘,其余一半兵馬則分散去各地協助秋收。
至此,諸葛恪對付山越的策略終于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山越人的糧田基本被燒毀,便是偶有遺漏的,也無關大局了。
事情做下了,但效果如何卻還的等上一陣方能看的出來。
在南方漸次開戰秋收的時候,受命而來的木鷹帶著自己的馴鷹和獵犬也來到了冀州,首先協助郝昭作戰。
于是郝昭分派五百陷陣營士兵,五百連弩兵偽裝成民夫,與另外一千民夫一道趕著二千倆糧車往界橋而去,明面上護送隊伍則是一千輕步兵。而實際上,這卻只是吸引曹軍的誘餌,郝昭和閻志的主力大軍其實都在后面四十里處緊緊跟隨。
不過冀州平原之上極為適合騎兵縱橫,雙方的斥候都放得極遠,四十里的距離其實已經在斥候查探的范圍之內了,極大的可能被曹軍發現。不過郝昭的本意也并不是依靠糧車來誘殺曹軍。糧車的作用僅只是吸引曹軍現身,只要曹軍前來探查糧車的虛實,那么天上飛的馴鷹,地上跑的獵犬便都能大概率地將曹軍追蹤出來。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曹軍大將胡質、蒲頭聞聽漢軍有一大隊糧車前來,當下領兵靠近,欲要襲擊,然而來到漢軍糧車二十里處時,忽然又收到斥候傳報,說郝昭、閻志的率領的騎步兵主力就跟在漢軍糧車之后四十里,如今正急速趕來。當下胡質知道中計,頓時揮兵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