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各封國可以在自己的封國之內分封士爵。
而食邑制的貴爵則是公爵一萬戶,侯爵五千至八千戶,伯爵一千至三千戶,子爵五百至八百戶,男爵一百至三百戶的標準予以冊封。
在劉賢與幾位重臣討論眾將爵位的時候,消息不可避免地走漏了出去,眾將聞聽消息,頓時紛紛議論,各施手段打聽自己能夠得封什么爵位,不過劉賢、龐統、陸遜、黃權等人都口風極嚴,并未將具體消息泄露出去。
劉賢在一月份的時候將政務院、監察院、樞密院這三院制度給確立了下來,并對從政的各級官吏定下了品級,隨后二月的時候劉賢接見了歸附的鮮卑、烏桓、交州、南中、五溪、巴蠻、羌氐、扶余等各族使節,接受供奉,并賜下禮物。隨后又緊鑼密鼓地對軍中各級軍官的品級進行了確定。
規定太尉、大司馬、大將軍為正一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為從一品,四方將軍為正二品,四征、四鎮將軍為正三品,四安、四平將軍為從三品,其余雜號將軍為四、五品不等,偏將軍為從五品,裨將軍為正六品,校尉為從六品,司馬為正七品,軍侯為從七品,屯長為正八品,隊率為正九品,其下的什長、伍長為兵頭,不入品級。
而在正統的軍職之外,又有大都督、都督、都護、總督、總兵、都尉等職權大小不等的統兵官,作為總攬一地或是一方面軍務的主將,以便在將領們品級相同的情況下能夠分清主次,在作戰之時統一軍令,指揮作戰,不至于群龍無首,貽誤戰事。
隨后劉賢下發詔令,確定了四都制度,以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鄴城為北都,武昌為南都,各以朝廷大臣出鎮。
同時,為了加強自己與朝臣的聯系,劉賢成立了中書省這個部門,負責內外傳達,草擬詔書等事項。
在隆武四年的一、二月內,劉賢基本把軍、政兩界的事務處理妥當,然后進入三月,陸遜返回上邽開始指揮對劉備、曹睿的決戰,龐統坐鎮洛陽,督促天下各州郡開展春耕,各部各司依照各自職權開始履行職責,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
劉賢自己則前往長安,調派錢糧軍資,支應前線作戰。
三月初九,鮮于輔、鮮于銀、張嶷、張翼、賀齊等二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沿涇河進兵,直取安定。安定、北地二郡望風而降,大軍于三月二十八日順利到達蕭關。劉備早先任命的蕭關守將袁龍率領千余士卒奮起抵御,倚仗著關城險要,居然暫時將鮮于輔等人的大軍擋在了關外。
隨后陸遜督率魏延、王平、楊任、郝昭、龐德、馬岱、霍峻、郭淮、史阿、韓龍、徐盛、丁奉、牛金、留贊等五萬三千大軍出上邽往攻冀縣。劉備督率張飛、陳到、劉封、吳懿、羅蒙、蔣顯、習幀、何宗、楊儀、陳震等文武,加上客將曹真、陳泰、蔣濟等人,共計二萬三千余人抵御。
劉備分派兵馬,在冀縣城外開挖長塹,層層壘造石墻,內伏弓弩手和小型的翻石車,意圖阻攔漢軍進攻。
面對劉備軍修筑的無數塹壕營壘,陸遜也有些一籌莫展。若派輕步兵三千填壕,將會遭受弓弩的打擊,若派重步兵上前,又會遭受翻石車的打擊,敵軍躲在營墻之后拋射,不圖能真的阻止漢軍,只求能夠殺傷漢軍,使漢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以營壘壕溝層層阻擊的方式,消耗漢軍的有生力量,打擊漢軍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