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10月12號。
南方的桂西省,下高縣,陳鋪鎮。
一片平坦的田地里,生長著大片大片的紫皮甘蔗,如蘆葦蕩般,一眼望不到邊。
金秋十月,正好是甘蔗成熟收獲的日子,蔗農們正通過機械收割或人工收割的方式,收割著地里的甘蔗,看起來十分繁忙,熱火朝天。
采用機械收割的甘蔗地,甘蔗粗細高矮不一,管理粗放,畢竟這些甘蔗,是用于工業制糖用的,講究的就是高效。
另外還有約一千五百畝的甘蔗地,占用了最肥沃的土地,靠近灌溉條件最好的河流邊,有的甚至生長在大棚里,并得到了最好的管理。
而這些甘蔗,就是楊明的收購目標,是他盯上的第一桶金來源。
好在這個時節,還沒到甘蔗大批上市的時期,故而地里的紫皮甘蔗,才收割了五分之一不到,大部分還長在地里。
天氣有點熱。
楊明站在田埂上,背著一個雙肩包,穿著徒步鞋,一副驢友游客般的打扮,沒有開車,這一路都是乘坐高鐵,再轉乘客車,最后搭乘鄉下那種三輪車,才風塵仆仆的來到了這里。
完全不像那些大老板,最少也得開部三五十萬的汽車過來,一定要顯露出財大氣粗的大款氣質,讓蔗農們放心的同他們合作。
與之相比。
楊明連車都沒有,人也非常年輕,沒有半點老板的氣質,很容易懷疑他是否具有合作的實力。
其實楊明家里有車,老爸楊金盛十年前就買了輛十幾萬的小轎車,現在還能正常使用,車況良好。
駕照楊明也有,上大學時考的,開車經驗也不少,即便不算老司機,也早就過了新手階段。
他這次沒有開車過來,一方面是不想讓老爸知道,因為現在的他,按理應該在封閉式的培訓機構里培訓。
另一方面,是為了節約成本,他本錢有限,能省一點是一點,沒必要花錢租車。
“等以后賺到錢了,再買輛好車,免得被人輕視。”
楊明暗暗的道。
停止腦中各種各樣的思想活動。
接下來,就是如何開展行動,收上這地里的甘蔗。
站田埂邊觀察了一會。
楊明盯上了一位剛在甘蔗大棚里忙完,扛著鋤頭,戴著草帽,看起來五六十歲,正往鎮子方向走的老者。
“老伯,老伯!”
楊明上前叫住了他,問道:“這位老伯,請問你是甘蔗種植戶么?”
“我是種甘蔗的。”
陳文福停下了腳步,看著面前的年輕人:“小伙子,你有什么事么?”
“是這樣的,我是一個水果經銷商,打算來這里收點甘蔗……”
楊明表明了自己的來意:“老伯,你家里的甘蔗賣么,如果價格合適的話,你把甘蔗賣給我怎么樣?”
“小伙子,你也是收甘蔗的?”
陳文福頗為意外,這個年輕人,居然也是個經銷商,這稚嫩的樣子,看起來像是沒做過生意,剛剛出來闖蕩。
“是的。”
楊明馬上點頭:“我打算收大量的甘蔗,老伯你家種了多少畝,我全收了,保證給你開最高的價,絕對讓您滿意。”
“小伙子,你這是第一次出來闖蕩吧?”
陳文福笑了,眼角皺紋簇起,仿佛一眼看穿了面前的楊明,搖搖頭道:“小伙子,做生意不是你這么做的,我是種了十畝地的甘蔗,今年的長勢、產量都非常不錯,但就算你出的價錢更高,我的甘蔗,也沒辦法賣給你,只能賣給寶冠水果公司,不會賣給你這樣的散戶經銷商,你還是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