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
發現亞基人一上來就出動了生物戰機,而且三艘主力艦居然都是航母后(亞基人的蟲形飛船在展開攻擊前無法以外表分辨出艦種類型,只能憑借其攻擊方式來判斷),星盟艦隊尤克托族指揮官貝魯特高階武士反而不著痕跡的松了一口氣,他有些自嘲的譴責了一下自己心神出現了松動,然后向自己的副手做了一個手勢。
做為艦隊旗艦的那艘外形酷似一個長方形盒子的無畏艦(其實就是星盟中人類所設計),艦艏部裝甲開始向四周圍展開,一門有無畏艦橫截面五分之一大小的巨大方形炮管,在面前的裝甲板完全展開后顯露出來,然后電芒在炮管內外開始瘋狂跳動,炮管深處,一團格外明亮的光團在此聚集……
十秒后,這門巨炮噴發,一團直徑超過炮管口徑的能量團從這里射出,瞬間拉長成一條光柱,沒入宇宙深處。
各艘星艦上先進的傳感設備傳回了圖像,那道光柱在經過三分鐘的飛行后,能量并沒有衰弱多少,就一頭闖入亞基人甲蟲戰機群當中!
就算看到了也來不及反應,甲蟲戰機群前端一部瞬間就消失在光柱之中——就在光柱轟入甲蟲戰機群中央區域的那一刻,光柱炸開,無數的光絲向四周擴散,接觸到那些光絲的物質,不管是塵埃還是亞基人的甲蟲戰機,通通都在瞬間被蒸發……
只是一炮,看著就和移動星際塵埃團一樣的亞基人甲蟲戰機群就減少了十分之一的數量——宇宙空間中,太空戰機排列的再怎么密集,相互之間也不可能完全沒有空隙,甚至為了防止類似的大范圍殺傷武器,各戰機之間的空隙反而會比行星表面戰斗時更加的松散,間隔也拉得更開,從而給各機充足的空間來進行躲避機動。
做為使用生物戰機多年的種族(對于亞基人是種族還是文明,這個慨念很模糊,絕大多數星際國家都不認同亞基人是一個理論上的文明),亞基人自然也有見識過類似的情況,在發現星盟同樣隔著一AU的距離就開火后,他們立刻就對機群的部署進行了調整,除了讓各機之間距離拉得更開外,還根據光柱來襲的方向對整個機群航線進行了調整。
十分之一損失,對于總數近五萬架的甲蟲戰機來說不算什么,只是看與星盟艦隊的距離,只怕這一路上還要再吃上幾發這樣的炮擊,這對于亞基人來說,并不是什么可以接受的事。
別看這些甲蟲他們可以隨意生產,但以他們劫掠者的理念來說,在付出與收獲這件事上,至少要達到持平的地步才算是成功,一旦收支失衡,就等同于失敗,劫掠者也有自己的榮譽標準,那就是以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多的利益。
因此在發現星盟有射程達到一AU距離的重型武器后,亞基人就令那些像是星際塵埃團一樣集結起來航行的甲蟲戰機群散得更開,分得更廣,從塵埃團變化成了一縷縷向前“飄動”的霧氣。
幾分鐘后的第二發光束炮,消滅的甲蟲數量自然就更少了。不過星盟方面也不在意,他們原本就沒指望過光靠這一種武器就能打敗亞基人多年來常勝的手段,能夠分散那些密密麻麻的蟲子戰機就已經達成了他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