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只拿錢,不辦事?秦妙疑惑地轉過身,跟隨張敏走向財務室。
原來,秦妙離開運營部之前,簽下了兩個新客戶。按陳海的說法,前三個月每個月會發一筆提成給她。前兩個月,秦妙發薪賬戶上多了一兩千元的提成,就是這個新客戶和心心游途給她帶來的收益。
現在正要發第三個月的提成,陳海照樣把提成算到了她的頭上。隨著訂單金額增大,上個月的提成,秦妙可以拿到四千多元!然而,問題來了。
陳海把新客戶發展成為月付客戶,卻在核算賬單時,被新來的同事少算了兩筆訂單。這兩筆訂單因為系統問題,未在系統下單,記錄在財務與運營部共享的訂單清單中。陳海在忙碌中“忘記”計算這兩筆訂單的金額。
財務收款的時候,才發現少收了采購商的款項。對方卻不認賬,認為雙方都核實過了,不能出爾反爾。
兩筆訂單加起來是三千多元,其實是很小的一筆失誤。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避免類似的問題發生?開發組需要背起這個責任。運營部也有責任。
秦妙想了想,對張敏說,“這個月和以后的提成,我都不要了。運營部的事情都完全交給陳海處理了,我不會再過問,也不會分享運營所得利益。如果陳海有疑問,可以隨時聯系我。”
她已經離開運營部四個月了。沒干活繼續拿提成,對其他人不公平。秦妙從來沒有想過,要貪圖這筆錢。
張敏挑了挑眉,“去產品部有什么好的?在運營部拿提成,不是很好嗎?你看,你都簽約新客戶了,訂單趨勢不錯啊!你啊,就是缺乏耐心。”又看向劉小瑩,“小瑩啊,你可得多向秦妙學習。她的韌性不錯,不僅罵不還口,而且,每次都能和平地解決問題。”
秦妙沒想過,張敏會在下屬面前稱贊她。她尷尬地笑了笑,“互相學習,互相學習。”
劉小瑩站起來,拍了拍秦妙的肩膀,“張總就是只紙老虎,刀子嘴豆腐心。其實她人很好的,你別跟她計較。”
秦妙笑著搖了搖頭,“不計較,一點也不計較!說出來,總比憋在心里好。”
張敏又接著說,“說真的。你好好呆在智游自在,不出三年,你就可以做到總監級別。我看好你喲!”
秦妙沒想到,那一次談話,成為她和張敏的最后一次交談。半個月以后,張敏悄悄從公司離職,不知去向。她的大嗓門從此在公司里消失。公司逐漸走向了正軌,劉小瑩已經可以獨擋一面,張敏在智游自在的使命圓滿完成。
張敏離職之后,劉小瑩順理成章地成為新一任財務總監。劉小瑩和張敏的風格迥異,一個溫柔得不像話,另一個刀子嘴豆腐心。一個如清風細雨,另一個如電閃雷鳴。沒聽到張敏的吼聲,辦公室似乎少了一點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