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黑板上面坑坑洼洼,其實并不是那么的平整,而他的粉筆其實也不那么好用,只是臨時制造出來湊數用的。
甚至連這個教室里都沒有電燈,只有可憐的幾個煤氣燈在散發著光亮。
如果按照二十一世紀的標準,這里的照明條件太爛了,甚至有讓兒童患上近視眼的風險。教室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煤油味道,對健康也不太有利。
但是,就是這么一個簡陋的環境里,卻黑壓壓擠了70個孩子,這些孩子衣衫襤褸,有三分之一身上穿著的衣服上都是煤灰。
沒有辦法,來這里聽課的學生里面,有一半都是工人子弟,他們因為在作坊里上班,也是第一批聽到了消息的人。
這些工人將自己的孩子,或者說年輕的學徒都交給了唐陌,讓他們在課堂里接受新式的現代化教育。
然后事情的發展就有點兒不受唐陌的控制了——在他第一節課,交給孩子們文字,以及數學并且舉例讓他們理解了簡單的機械原理之后,第二天傍晚來上課的孩子們就多了七八個。
唐陌終究還是低估了這個時代,人們渴望知識的積極性。這些工人都非常清楚,一套完整的知識,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
這個時代還不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想要獲取知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唐陌愿意拿出知識來分享,絕對是另類到了極致的行為。
他們這些工人用一輩子才總結出來的生產經驗,唐陌竟然能夠系統的,將理論總結出來,教授給這些孩子,這件事情本身就極大的震撼了這些每天都要勞動才有能有口飯吃的貧民們。
很快,這里的事情就好像插上了翅膀一樣,在布納斯里流傳開來。人們小心翼翼的告訴自己熟悉的朋友,唐氏武器作坊里有一個學校,可以免費教孩子們讀書識字。
很快,也就是十幾天的時間里,唐陌建立的這個簡單的學校,規模就超過了他的預估,一下子集齊了180多個孩子……
是的,是將近200個孩子!白天的時候,這些天唐陌甚至都沒時間去積攢他的手工無煙火藥了。他要在白天的時候給一百一十幾個孩子上課。
一樣的課堂內容,上午的時候一個班,50幾個孩子,下午的時候一個班,50幾個孩子……晚上的時候,還要給剩下的70個孩子講一遍。
唐陌嗓子眼都講的冒煙了,他抓起講桌上擺著的水杯,給自己猛灌了一大口水,這才緩解了一些。
他口干舌燥,但是又不得不滔滔不絕。他要盡快將一些知識傳授給這些孩子們,讓他們盡快的成長起來。
實際上,論起年齡來,他并不比這些孩子們大太多。這些孩子大一些的十五六歲,小一些的只有七八歲,都睜著一雙眼睛盯著講桌上的唐陌。
今年才十七歲的唐陌身體倒是很強壯,足足有一米八的個頭,站在講桌后面也是派頭十足。不過他的臉上確實還帶著青澀,他的聲音還沒有那么的渾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