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很快湊到同樣有些驚愕的穆清源身旁:“這個天花板設計不是為了采光,而是為了晚上,天黑以后才是這里最美的時刻。”
“可以想象。”穆清源木木地走到床前,輕輕坐下去,可以感覺到床墊非常的舒適,不是單純的柔軟,極其精確的符合人體舒適感的彈力蘊藏在里面的乳膠中,他無法想像,躺在這樣一張床上仰望著星空入眠,是怎樣的感受。
周游也上前道:“其實我正要邀請大家用過晚餐再走,房間我也準備了,不過很少。”
“這個肯定不行,不吃、不收、不住是我剛定的規矩。”穆清源呆了片刻后才自嘲道,“我一直有些瞧不上所謂的‘奢華’,不就是把面積做大可著勁的浪費么,而你……”
他說著望向周游:“我還從未見過如此浪費空間之人。”
評委們都有些慌,不知穆清源是什么意思,老建筑難道要發威了?
還好,穆清源說著說著又笑了:“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把浪費做出了藝術感的人。我完全理解你為什么浪費,不浪費不行。”
大家的情緒這才舒緩下來,但又不太明白他所說的話。
周游剛要說什么,穆清源便抬手道:“這是褒義的,雖然我骨子里還是瞧不上浪費,但這樣一個建筑,只能這樣浪費了,我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一位稍顯年輕的評委有點憋不住:“給我們講講啊,穆老師。”
“很明顯嘛。”穆清源說著指向天空,“你們看,這片天是這里的核心特色對吧?”
眾人點頭。
“那怎么樣,才能讓這十幾個房間,都能看到盡量多的天空呢?”
大家這才聽懂了穆清源之前的話。
“圓面。”年輕評委脫口而出,“讓房間平均分布在一個圓面上。”
“不僅是圓面,而且是分布在多層凹凸空間內的,應該更像個錐面,為了保證視野,越低層的房間越靠外圍,越高層越在中央,這才是攬星設計的精髓,既保證每個房間都可以享受天空,又保證外部造型自然的視覺感。”穆清源比劃道,“在這個前提下,每根樹枝的角度、長度都要精細琢磨,既要符合精確的幾何分布,又要保證藝術美感,否則就是一根大柱子撐著一個大圓盤了,跟我設計的那些塔一樣。”
穆清源的描述,相當于去除了攬星的外表,還原了它的骨架,建筑美學上的攬星被轉化為了幾何化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