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淳祐三年至寶祐元年,在蒙宋戰爭中,出守四川的余玠又多次擊退蒙古軍進攻的作戰
而孟珙也不甘示弱自淳佑四年開始,孟珙利用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大蒙古國陷入內亂的時機,又開始使用“打谷草”的策略
打谷草策略便是一種“以戰養戰”的后勤保障制度。
就是說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蒙古軍隊攻陷一座城池,攻占一個國家后,都會派出小分隊到周圍搶掠糧食等物資,這種行動被他們稱之為“打谷草”。
而這套策略也被孟珙玩的出神入化。
他多次派兵出動出擊,攻打蒙古在河南的要塞,焚毀囤積的糧草,屢次獲勝。他的聲名至此更加顯赫,不少原先向蒙軍投降的大宋將士紛紛來歸,京湖戰場上的形勢一度出現好轉。
但此時三清山上,小道士已經開始有了擔憂。
如今天下形勢大好,而他幾位學生功高震主,再來幾場勝仗怕是封下去便是異姓王了。
按照趙詢的性格怕是要坐不住了。
淳祐五年,時任沿江制置副使的賈似道在淮西筑城,政績斐然,名聲鵲起。
孟珙在了解情況后,向宋理宗建議讓賈似道接任京湖安撫制置大使的職務,并把初露頭角的李庭芝推薦給了賈似道。
他將此舉告知老師,并洋洋灑灑贊揚,此人為宰輔能人,當能為我幾位兄弟仗義執言。
誰料一封回信徹底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少年公卿半青面,紫次之,枯斯下矣。”
袁天罡師兄面相學曾說過,面部青色為貴,黃中透紅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而面如枯骨涂粉的白色最為下等。
這賈似道雖然政績斐然,名聲鵲起,但小道士觀察過此人面相,很容易成為腐敗之人,他將此番見解書信與孟珙。
只是孟珙收到此信便沒有回復。
身在三清山,小道士長唉短氣了一番。
驕傲自滿,一直以來是他改不了的,可這也是他是璞玉最好的證明。
隔年。
原大宋鎮北軍將領、時任蒙古河南行省長官的范用吉暗中向孟珙請降。
孟珙大喜過望,急忙上書請求朝廷予以批準,但理宗“不從”。
一時間流言四起。
一說宋廷怕惹出事端,不愿意招降納叛。
但還有一種解釋認為,理宗害怕范用吉的歸順增長孟珙的勢力,起了猜忌之心,竟以范用吉“叛服不常”為由,拒絕了孟珙的請求。
孟珙聽說后,不免心灰意冷。
他明白,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于外者,他便是第二個岳少保。
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自此一病不起,主動上表請辭,理宗馬上批準,讓孟珙以檢校少師、寧武軍節度使致仕。
他回到江陵養病,狀況每日愈下。
得知消息的小道士在張若虛幫助下匆匆而來。
自蒙古全面入侵以來,他們師生兩個差不多十年未見。
一到江陵,他已經感覺到孟家府邸一片死氣沉沉。
房間內,滿鬢灰白的孟珙虛弱躺在床上。
張若虛與葛洪不知在交談著什么唉聲嘆氣。
一見他來,幾人先是愣住隨后紅了眼。
“小柒。”
“老師安好”
孟珙試圖起身給小道士行禮,小道士來到床榻邊讓他停下
“都什么時候了。”
小道士含淚打斷“你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