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后。
小道士整日整夜坐在門口,茶不思,夜不困,只是時不時抬頭雙眼露出絕望。
不知在星河璀璨的月夜中度過幾番徹夜不眠文云孫依舊恭恭敬敬寸步不離他的老師,直到最后袁天罡出現在他身后拍了拍他肩膀“讓我來吧。”
文云孫將手托著的衣裳交給袁天罡,袁天罡默默上前將那衣裳替小道士披在身上
“要重來嗎”
小道士緩緩抬頭那雙疲憊的眼眸中早沒了希望
“小時候,你們總讓著我,只要我不滿意便可以一次次重來,棋局輸了不妨重來,道法不精不妨重來。”
“可如今我長大了,知道人生不能重來。”
他緩緩起身回屋去了。
文云孫長舒一口氣“還是師伯的話管用。”
可唯獨袁天罡神色憂愁,他明白小師弟越是如此冷靜心中越是大悲,他轉身離去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余玠之子余如孫所撰玠府君墓志銘稱是五月十八日余玠在四川暴卒,享年五十六歲。
余階死后,蜀人莫不悲戚如父母。
但小道士后來聽到傳聞,有傳聞稱他是服毒自盡。
只是一切真假無從辨別,他很懷念管輅師兄在的時候,一切事物都像清溪一般。
次年。
侍御史吳燧等在宰相謝方叔等指使下奏陳余玠“聚斂罔利”的七罪,理宗下詔查抄余玠家財。
之后又稱他鎮撫四川無方,勞軍困民,命其家運錢“犒師振民”。
再經監察御史陳大方誣告,理宗遂削去余玠資政殿學士等一切官職,并迫害其家屬和親信。
余玠家人被迫害逃至三清山,追捕的人氣勢洶洶上山,那一天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一位少年攙扶下仰天悲切怒罵
“讓你們皇帝來找我要人。”
“讓趙昀給我滾過來”
得知這一消息的趙昀聽說連滾帶爬從龍椅上摔下來,不日下詔追復余玠官職,可一切為時已晚。
這一年,鎮壓龍脈三十多年的陳摶撒手離去。趙昀身體開始逐漸虛弱,自此在臨安大興土木,建造佛寺道觀祈祝長壽。
這一年,文云孫下山,臨行前他三步一回頭,九步一叩首答謝老師,那一幕像極了小道士當年下山。
二十一歲的文云孫在這一年參加科舉考試,在集英殿答對論策。
當時趙昀在位日久,倦怠政事,文云孫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文章洋洋灑灑一萬多字,沒有草稿,一氣呵成。
趙昀得知后親自閱覽并親自選拔他為進士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