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尹玉集結五百散兵同元軍激戰一整夜,只是人弱勢危這五百贛軍連同主將尹玉全部戰死。
文天祥得知情況后非常氣憤,要斬殺張全,但是右丞相陳宜中不允許。
陳宜中此人是一個狂妄自大、欺世盜名的兩面派,慣于提出冠冕堂皇的高調言辭,譴責任何妥協退讓的主張和行為。
陳宜中本為賈似道所推薦任職,可當賈似道兵敗以后,他卻率先提出處死賈似道,以提高自己的聲望,毫無廉恥。
當時統帥禁軍的殿前指揮使韓震提出遷都建議,他竟然私自將其騙到自己家中殺害。
陳宜中長期通過這種嘩眾取寵的表演和豪言壯語來獲得權勢,提高自己的威望,由此擔任上丞相一職。
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優柔寡斷、冒充抵抗英雄的膽小鬼。
此番阻止文天祥斬殺張全,他自己卻是早已離開臨安,逃到了遠離前線的南部沿海地區。
要不是太皇太后無奈,親自給他的母親寫信不然打死他都不會回臨安。
特別是如今局勢在他主持之下,朝著越來越不利于宋朝的方向發展。
隨著支援常州的贛軍全部陣亡元軍開始猛攻常州,常州城墻不高,情況十分危急。
常州知州姚訔在城墻上日夜巡視,絲毫不敢懈怠,同時姚訔派遣都統劉師勇和副都統王安節出城主動攻擊元軍。
圍城元軍被二將擊殺一半,狼狽撤退。
常州被圍困一個月以來,阿塔海損失慘重。
對于這份來之不易的戰果,宋庭將常州守軍將士的官爵全部晉升五級,只可惜對于常州守將士兵這些都已經無關緊要了。
阿塔久攻不下常州而此時伯顏也已經到來。
十一月十三日,伯顏親自統領中路軍二十萬主力從鎮江出發于十六日抵達常州城下,元軍將常州圍的水泄不通
于此同時,元軍右路軍勢如破竹,已經攻破安吉的獨松關,臨安告急。
宋庭連下兩道命令讓文天祥率軍回防臨安,但文天祥此時在平江欲去支援常州,若他離去,常州十有必要城毀人亡。
但臨安之局勢已經不由他猶豫。
兵將至臨安,臨安全城戒嚴。
隨著蒙古鐵騎的逼近,臨安府內人心惶惶,大批人試圖逃離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員,為保身家性命,帶頭逃跑。
同知樞密院事曾淵子等幾十名大臣乘夜逃走。
簽書樞密院事文及翁和同簽書樞密院事倪普等人,竟暗中指使御史臺和諫院彈劾自己,以便卸任逃走,御史章未上,二人已先逃跑。
如此荒唐行徑引發謝太后嚴厲譴責了這些不忠之臣,下詔說“我大宋朝建國三百余年來,對士大夫從來以禮相待。如今我與繼位的新君遭蒙多難,你們這些大小臣子不見有一人一語號召救國。內有官僚叛離,外有郡守、縣令棄印丟城,耳目之司不能為我糾擊,二三執政又不能倡率群工,竟然內外合謀,接踵宵遁。平日讀圣賢書,所許謂何卻于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面目對人,死何以見先帝”
然而,謝太后的譴責在蒙古鐵騎的威脅之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根本不能激起內外官員為宋室而戰的信心,第二日早朝僅有六名官員在朝堂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