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
張宓差點蹦了起來,這般場景讓小道士開懷一笑,真覺得安逸無比。可是一想到某些事壓在心頭他變再次眉頭不展:
“宓兒啊……當今三界,混亂失序,生靈涂炭,天師府理因背劍下山撥亂扶正,你覺得對不對?”
“對!可這些事有人會去做,戰場廝殺那是王侯將相的事,阻擋妖魔自然有七十二道和其他師兄,哥哥不該費心如此,師傅師兄們的念想便是盼望你在三清山重開天師府的宗門……”
“隱居不出么?”
小道士自嘲一笑,師傅師兄們的意思他自然明白,可作為天師府的人,哪有逃避責任的道理。
他哈了一口氣看著翻騰的云海雪景:
“天師府有個規矩,門下弟子有兩出,一為逢亂必出,二為參悟道心歷練必出。我十七歲那年第一次下山,跑去問師傅,我說師傅,歷來下山,天師府哪位師兄做的最好,師傅想也沒想就說,王禪,魏轍,二人做的最好……”
“我又問兩位師兄做了什么,師傅便說,當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戰亂不止,生靈涂炭。”
“二人逢亂世出,一位王道之心,以七國為棋,眾生為子,睥睨天下,操縱王權統一大合。一怒敢屠百萬人,一位仁愛之心,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以圯橋授書,教出漢初三杰之一……”
說這話的時候小道士眼神里炙熱沸騰的熱血毫無掩藏。
可張宓作為女兒家似是不懂男兒心,她咬咬唇還是道了句:“這個我知道!二位師兄就是世人史書里記載的鬼谷子和黃石公,最偉大的謀略家,軍事家。”
“可是二位師兄都是通天徹地之才,別說凡界,尋遍三界眾生也是人人無法項背的存在。”
張宓言下之意無非是擔憂小道士一下子想要超越的存在太高,畢竟小道士如今只是個凡人之身,心智,修為,各方面都猶如蜉蝣對上鯤鵬。
可誰料小道士反而笑了笑。
他只道:“王之大者,縱橫捭闔,經天緯地,道之大者,胸懷天下,匡扶救世!”
“若無此二位師兄信念,談何開宗立派,執掌正道之首!”
是的,他并沒有談超越,他談的是學習,借鑒。
因為他明白一個道理,一山還有一山高,山外只到半山腰。人生在世理想信念永遠不可太高太短,要力所能及,腳踏實地去做。
而他要做的便是觀望高山,努力讓自己朝巍峨壯麗拔地而起。
另外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便是這亂世不平,何以家為?
道家老子云,治大國如烹小鮮,今日堂堂天師府小鮮都烹不好,如何讓三界認同,如何立足。
“深山藏虎豹,亂世出英雄。風云變幻淺龍出……宓兒也很期待哥哥能成治世扶天道之人。”
張宓莞爾一笑不在反對,她明白哥哥終將是要成為鯤鵬的人兒,那么今日的這個決定將是他的起點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