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家三代,歷仕漢朝,桓階的父親桓勝更是官至東漢尚書,在洛陽有不少故交,桓階想著應該拜訪一下這些叔伯輩的人,為孫堅刷刷聲望值,說不定以后會有大用。
除了張讓,孫堅還讓桓階拜訪朱儁。
朱儁對孫堅有提攜之恩,黃巾起義的時候,朱儁表孫堅為佐軍司馬,這才開啟了孫堅的軍旅生涯,可以說不是朱儁,孫堅也得不到征戰區星的機會,更不可能擔任長沙太守,破虜將軍,烏程侯。
孫堅對朱儁非常敬重,這次桓階進洛陽也是被孫堅特意交代,備厚禮,拜訪朱儁。
朱儁如今是光祿大夫,錢塘侯,位高權重,桓階也沒有冒然去拜訪,也是先遞了拜帖,然后等結果。
至此,桓階在洛陽也不得閑,幾乎是一天跑一家,先套近乎,討論學問,然后就是告訴他們自己在長沙太守,破虜將軍,烏程侯,手下做事,大部分都不看好孫堅,畢竟是一介武夫,不過也有慧眼識珠的人,表示若有需要,可以尋他們。
雖然慧眼識珠之人甚少,但是桓階也很高興了,能有一兩個都是收獲。
“大人,朱儁大人那里回了帖子。”
這一天,桓階剛回到客棧里,一個衛士告訴他朱儁回了帖子。
桓階對于孫堅交代的這件事很上心,看了帖子后,一番洗漱,換了衣服后,傍晚的時候向著朱儁的府上走去。
朱儁府內。
桓階對著朱儁行禮,朱儁天下聞名,不只是孫堅,桓階對于朱儁也很敬重。
“朱大人,長沙郡功曹桓伯緒見過朱大人!”
“桓伯緒!你是桓公之子!沒想到孫堅能得到你的幫助,果然是好造化,快快請起,來人,備茶。”
朱儁對于孫堅非常看好,不然也不會打黃巾的時候將他時時帶著了,要知道打黃巾計功的時候,朱儁他們自然是沒人敢減功,但是下面的可就不行了,像劉備,功勞不小,不也只是被封了個安喜縣令嘛。
孫堅能成為長沙太守,區星只是誘因,真正原因還是孫堅在黃巾起義的時候,功勞足夠,朱儁如實上報,才讓人不敢克扣。
“文臺這次讓你來干什么?”
朱儁文武雙全,但是性格更像是武人,雙方就坐以后,朱儁也沒和桓階閑扯。
“朱大人,主公前些日子將長沙附近的山賊水匪一掃而空,這次來一方面是為將士們請功,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五溪蠻最近頻繁下山,荊南百姓苦其久矣,主公想向朝廷要個名義,為長沙百姓謀福祉。”
桓階的話說的很有水平,朱儁也是聰明人,腦子一轉就猜了個大概,雖然知道孫堅不乏私心,但是這天下官員哪個還沒點私心。
孫堅要對蠻夷征戰,保護百姓,這就說明孫堅還沒有因為當了太守而失了熱血,還是那個為國為民的孫文臺。
“伯緒,這件事我知道了,朝堂上我會為他說話的。”
朱儁的話令桓階大喜,朝堂之上如今分為三派。
第一派是以張讓為首的宦官;
第二派是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武將派,朱儁就是屬于此派,而且地位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