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收獲不小,人才任務也達到了13/20,孫堅仿佛看到了兩張人物卡在向他招手。
接下來的日子里,孫堅加緊建設荊州,并派朱治巡游荊北各郡,敢有違背州法者殺無赦。
洛陽的消息,則是每日都在回報。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會上提出廢立之事,并以霍光事為例,自比田延年(誰反對就立刻處死)。
滿朝文武只有尚書盧植站出來抗辯,董卓被頂撞得無言以對,氣得罷會。
后來董卓還想尋找機會殺害盧植,但被蔡邕、彭伯勸阻,盧植則棄官逃亡。
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書丁宮主持廢立儀式,太傅袁隗將劉辯扶下皇座,解除玉璽印綬轉交給劉協,然后扶劉協正式登基,是為“獻帝”。
緊接著,董卓讓尚書宣讀策文,并彈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責,將其罷免,遷入永安宮。
九月三日,何太后被毒殺身亡。董卓不允許朝廷為何太后舉辦喪禮,而是讓劉協到雒陽城內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們穿白衣上朝三天。
九月十二日,朝廷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更封郿侯。
九月末,董卓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攜帶鈇锧到朝堂上書,要求為建寧元年(168年)九月政變時,被政治定性(誣陷)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
劉協(袁隗)準奏,恢復陳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
董卓親近周毖(周慎之子),伍瓊,原大將軍府官員何颙、鄭泰也成為其幕僚。
董卓在幕僚們的建議下,親近士人,征召名士(如:荀爽、韓融、陳紀)入朝為官,其中,蔡邕成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時,董卓又選拔大量名士(如:韓馥、劉岱、孔伷、張咨、孔融、應劭、張邈)擔任地方太守等要職,甚至不計前嫌,對厭惡自己而棄官而走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十月三日,董卓趁著何太后遺體下葬的時候,開啟文陵(漢靈帝陵墓)時,使人偷取其中珍寶。
董卓仗著軍權的威勢,放縱士兵在雒陽城內劫掠富戶,搜刮財物,奸**女。
十一月一日,董卓自拜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權勢已經如日中天。
董卓又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設置令、丞。
董卓性格殘忍,好用刑法立威。侍御史擾龍宗拜見董卓時忘了解除佩劍,董卓借題發揮,下令將其活活打死。
又指使人將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殺害,甚至將何苗的遺體從墳墓中挖出來肢解扔在園林之中。大司農周忠的兒子周暉聽說雒陽變故,故至雒陽,董卓非常厭惡他,派兵將其劫殺。
此時曹操也會王允取七星劍刺董,失敗后逃往陳留。
“主公,外面有朝廷的使者來了,說是要傳旨。”
朝廷,怕不怕董卓吧,眾人心里冷笑,在座的人聽聞來使都是心里冷笑。
“來人,擺香案,諸位,隨我出去接旨吧。”
“諾!”
不管怎么說,朝廷還有一個劉協在前面頂著,四百年余威不減,孫堅還需坐坐樣子。
州府外,董卓使者看著孫堅一行人甚是傲慢。惹得孫堅有些惱火,強忍著怒火道。
“臣孫堅聽旨。”
“烏程侯緣何不拜。”
找茬的?孫堅眉毛一肅,可惜最近的董卓軍太得意了,使得手下這些人無不以為高人一等,面對孫堅也是堅挺的很。
“來人,將這刺殺本侯的賊子拿下,府外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