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一腳將其踹倒在地,尤嫌不過癮,再吐一口,順便將圣旨拿了過來。
“孫堅,你敢,太師不會放過你的!”
“拖出去,斬了!”
孫堅冷冽一喝,轉頭拿著圣旨向里走去。
“侯爺,侯爺,放過我吧,不敢了,在下不敢了!”
哼,早干嘛去了,眾人眉毛緊皺,若是這人能硬抗到底,他們對于這董卓手下尚有幾分敬佩,如今一看不過是個樣子貨,狗仗人勢的東西。
“……玆封烏程侯孫堅為荊州牧,鎮守荊州,無旨不得輕離。”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此時孫堅終于是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控荊州了,和王睿的荊州刺史不同,荊州牧一職在此時無異于裂土封侯了。
“哈哈,這董卓倒是辦了一件好事兒,哈哈。”
“主公,董卓此舉恐怕是為了向示好,要將主公鎖在荊州啊。”
孫堅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就在這里,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他恐怕要讓孫堅失望了。
“克明,你來擬一紙召文,就說是皇帝借使者之手傳出來的,讓天下諸侯進京勤王,詔書可以這樣寫……”
幾日后,一紙詔書在大漢這本就不平靜的海里在起波浪。
“吾素聞西涼名馬無數,今觀世局,董賊犯上,挾持天子令群臣。昔諸呂為亂,平勃奮起;莽逆篡朝,竇融憂心。蓋因其忠臣不發,則社稷難安。余曾讀秦紀,趙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則百二秦關一朝易主,非喪于楚漢,但毀于權奸而已。
西涼董賊:嘗自稱忠良之臣,然細數其實,大謬而非;其黃巾之時,兵敗河北,賄賂閹宦,得免其罪。后獲先帝器重,拜涼州刺史,加前將軍,封鰲鄉侯。然不思報恩,結托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嘗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為君子所不齒也。方以卓為諸侯,輒承資跋扈,肆行兇忒。故尚書丁管,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於徐方,彷徨東裔,蹈據無所。自群兇犯駕,天子勢弱,卓行廢立之舉。豺狼野心潛包禍謀,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寮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十月間,鴆殺少帝,剖剮伍孚,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污國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苛慘。
歷觀載籍,暴逆不臣,貪殘酷烈,於卓為甚。幕府奮長戟百萬,胡騎千群,中黃育獲之士,良弓勁弩之勢。州郡當各整戎馬,陳兵待發,以挽將傾,并匡社稷,以立賢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此時在去冀州的路上。
“好文章,好召文,吾嘗以為孫文臺一派武夫,不想竟有此才華,此文甚合吾意,吾當親去討教。”
隨即此人調轉車頭,竟然朝著荊州而去。
陳留郡,曹操老家。
“孫文臺,吾輩之楷模啊!吾當效仿烏程侯,勤王救駕,來人啊,請夏侯兄弟!”
洛陽城,太師府里。
“啪,好個孫文臺,狼心狗肺的東西,我為他向小皇帝請封,他竟然繳召反我,狗東西!”
一眾幕僚看著董卓亂砸東西,不敢上前。
“義父,孫文臺此舉恐怕對義父霸業有妨,當起兵殺之,呂布愿為先鋒,此斬孫堅狗頭。”
董卓聽見呂布的話后,怒氣稍減,“哈哈,我有奉先,何懼他孫文臺,來人啊……。”
此時左邊一位儒士走了出來,“主公,此時被繳召迷惑的人不少,曹操、袁紹、袁術之流,恐不甘寂寞,怕要趁勢作亂,不宜分兵,不如先看看再說。”
聽見李儒的話,董卓止住話頭,他對于自己這位女婿的才智十分相信,既然李儒這么說,那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太師稍待,朝廷社稷要緊!”
有人帶頭,一眾幕僚畏戰,自然是緊隨李儒附和。呂布雙目怒瞪,卻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