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孤與袁本初之仇不共戴天,你還想說什么,你這小人之前可是沒少給袁紹出鬼主意,今天竟然將自己送到了孤的面前,豈能辜負你的送死之意。”
公孫瓚對于袁紹的恨何止袁紹對他之恨兩倍,答應好的平分冀州沒有了,還聯合劉虞攻打自己,如今更是不時侵擾幽州,兩人早已不能共存。
“平王陛下,英雄應時而動,大王與我家陛下都是當世英雄,互有爭斗也是平常,如今大敵當前,摒棄前嫌,先除眼前之敵,再圖后動也是應有之理,還請平王陛下三思。”
郭圖發誓這次要是能夠回去,一定再也不來平國出使了,他太難了,一言不合就要殺人,有辱斯文,對,有辱斯文。
“哈哈,陛下,看把晉國使者給嚇得,我們不過是和他開個玩笑罷了,陛下還是先把晉國使者請進來再聊吧。”
此人乃是公孫瓚從弟,公孫范,是位文武雙全的將領,如今是平國的大將軍,軍權只在公孫瓚之下。
公孫瓚也不是真要殺了郭圖,至從建國稱王以后,公孫瓚的想法也發生了改變,自然也是知道孫堅之威脅大于袁紹太多。
只是袁紹奸詐小人,公孫瓚怕他又耍什么花招,所以詐一下郭圖,看會不會有意外收獲。
“好了,為郭圖松綁,請進來議事吧。”
郭圖聞言終于將提著的心放了下來,只是這次他再也沒有方才的傲慢了,畢竟生死操控于他人之手,再作死就真的是愚蠢了。
接下來就簡單了。
大業二年(193年)八月十五。
這個世界沒有中秋節,此時河內郡郡守正是張揚,袁紹建國以后,張揚也就順勢投了袁紹,如今張揚在晉王也是領著鎮南將軍魯陽伯的軍爵。
河內郡正是這次會盟的地點。
這一天。
晉國國主袁紹、平國國主公孫瓚、兗州牧曹操、徐州牧劉備、趙國國主袁術、北海太守孔融匯聚于河內郡。
“本初,楚國勢大,如今又出武關而掠長安,此正是需要本初這等英雄登高一呼,聯合諸侯抵制楚國的時候啊。”
眾人見面,曹操啥話不說,先捧袁紹一下,如今兗州剛剛經歷了內憂外患,正是需要仰仗袁紹鼻息生存的時候,曹操也是能屈能伸之輩,技不如人的時候,捧一捧袁紹的臭腳算什么。
“哈哈,孟德說的對,本初就不必推辭了,既是六家會盟,當有一盟主統領,才能使令行禁止啊,本初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孔融也是附和一聲,他倒不是捧袁紹臭腳,是當真覺得這六家之中,以袁紹最為適合當這個盟主。
如今六家勢力要說實力最強,還是非袁紹莫屬的。
劉備看見曹操和孔融要扶袁紹上位,決定順勢而為,“晉王實力最強,威望最高,當這個盟主最合適不過,劉備附議。”
公孫瓚和袁術面色輕蔑,看著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就將盟主加在了袁紹身上,袁術更是嫉妒的發狂,兩人同出袁家,如今天下只知袁紹而不知袁術,恐怕他也快成為天下笑柄了吧。
袁紹聽著幾人恭維,心里大喜,盟主之位當然是當仁不讓,可是也不能啊表現的太急切。
“哈哈,諸位過獎了,要說勇武還是伯圭最為勇武,不如還是請伯圭做這個盟主吧。”
袁紹假情假意的抬了公孫瓚一下,眾人也將目光看向了公孫瓚,等他說話。
公孫瓚眉頭一皺,他又何嘗不想當這個盟主,可是現在六家有四家是囑意袁紹的,他就算當上了盟主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