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用現代的詞來說就是個媽寶男,賈母要把孩子帶在身邊,王氏再怎么不愿意都無濟于事。
賈母心里依舊沒放棄送元春入宮的想法,她身邊的人都是十多年前的大清洗后才買進來的,只能想辦法給元春再找個教養嬤嬤。可是現在的她完全是被監視,而且為了防止她買通他們,夏至是每兩年換一批人,都是簽了死契的。
最后不得不去讓鴛鴦去找了夏至。
“見過老太太。”夏至見禮。
賈母拉過身邊的元春,說:“老大家的,你看元春這孩子如今也十二了,這么些年得王氏教養,性子有些木訥了,眼看著馬上可以說親了,只是她這個性子...哎!所以我想給她尋個教養嬤嬤。”
夏至知道賈母的想法,原著里被她們安排進了宮,懷了孩子卻小產,最后還不得善終,主要還是因為賈母與寧國公府不安于室,癡心妄想,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害得元春不僅丟了孩子還丟了性命
“這件事情兒媳須得和老爺商量一下。”夏至是真的不想摻和賈政一家的事,還有這個總是自作聰明的老太太,真的讓人頭疼。
賈母知道她拿這個兒媳沒有辦法,只能壓著性子說:“王氏做的事情是王氏做的,那時候元春還沒出生,再怎么說你都是她的大伯娘。”
能讓老太太這么低三下四,夏至可不認為她完全是因為心疼孫女。但是她說的一句沒錯,王氏是王氏,元春是元春。
“如今珊兒也三歲了,可以找教養嬤嬤,到時候讓她們一起聽課也不顯得突兀。母親您也是知道的,若是單獨給元春找教養嬤嬤,怕是不太好找。”
賈母聽她這樣說,神色緩和了許多。王氏當年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有些年紀的人都知道她被押到大理寺受審的事情。王家的女兒都受了牽連,出嫁的要么被休,要么被冷落,訂了婚的,也大都被退了親。而王氏的孩子是最瑚哥兒直接受害者。
立在一旁的元春神色黯然,只是輕輕的福下了身子,說道:“多謝大伯母。”
夏至看她這個樣子,原著里本該端莊大氣的元春竟被養得性格木訥,少言寡語,頓時又有點于心不忍,嘆了口氣,她也能想象得到元春自小過的什么日子。
輕輕地揉了揉她的腦袋,對她語氣柔和地說:“好孩子。”
元春突然覺得眼睛有點澀澀的,自小他是在母親無盡的抱怨中長大,家里的丫頭婆子們,對她無半分恭敬,而她的那個父親,十天半個月都見不到一面,見到了對她也是極度不耐煩。
她知道自己母親和這個大伯娘之間存在齟齬,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當初他們一房從國公府分出來和那件事情脫不了干系。每次每次母親跟她抱怨時,她能感覺到母親對大伯娘的怨恨。她不想去探究,她害怕她探究下去得到更可怕的答案。
此時夏至和賈母說了幾句話,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其實一點都不擔心,他們想送元春進宮,那也得她能進的了啊。這個時代的有一個詞叫“連坐”,只要王氏還是元春的母親,她連第一輪都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