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中林在電話里笑道:“誰讓小宋是我許中林的人呢?這些小人現在都快瘋了,逮住誰就要咬幾口。小宋雖然是新進博士,但是他的這個教研教改課題很新穎。”
楊聞盛說道:“他的申報表我會交上去的。”
許中林掛上電話,想了想,又給宋鴻飛撥了一個電話。
“小宋,教改課題你準備一下,下周學校就會進行公開評審。所有申報省教育廳的教研教改課題的老師要進行PK,通過評審的,就能夠送到省里去。只要到了省里,通過的幾率是很高的。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定的固定名額。你的課題很新穎,我覺得只要出了學校,獲批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許中林在電話里叮囑宋鴻飛提前做好準備,并且就評審傳授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不過學校的評審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的。參加評審的專家都是來自各個院系,而參評的又是各個院系的人。投票的過程自然是錯綜復雜了。雖然宋鴻飛的課題申報做得沒問題,課題也有新意,卻未必能夠獲得應有的選票。因為每個評審專家都會存在一定的私心。每次學校的評審過程,其實也是各個院系博弈的過程。現在生科院院內不團結,擰不成一條繩,在學校里做什么事情都很吃虧。
許中林雖然讓宋鴻飛的申報書越過了學院這一關,卻沒辦法越過學校評審這一關。生科院有兩個評委,一個是他許中林,另外一個則是生科院的院長馬志雄。
馬志雄這個人是小人得志,自從當上了這個院長之后,就處處打壓曾經與他競聘的許中林。宋鴻飛被章柏榮、林智華接二連三的刁難,就是因為許中林的緣故。
許中林有些擔心馬志雄會在這一次的教研教改課題評審時搞出幺蛾子來。所以,許中林決定會一會馬志雄。
馬志雄現在正有些頭大,上任一年多,沒做出什么成績來。生科院以前一直都是學校里的科研大戶,但是今年的情況卻不是太好。到賬的科研項目資金與往年相比,不但沒有上升,反而略有下降。論文數量與往年相當,但是質量差了一截。這還是新進的一批博士的論文在支撐著。這樣下去,生科院的這塊金子招牌就砸在他馬志雄手里了。
咚咚咚。
“請進。”馬志雄坐直了一下身體。
一個讓馬志雄有些意外的人出現在他面前,讓馬志雄有些詫異:“許教授。那陣風把許教授給吹來了?”
許中林看了看院長辦公室的擺設,笑道:“還好我沒當上這個院長,不然這椅子只怕也很難坐得穩。”
馬志雄嘿嘿一笑,有些尷尬,當初這個院長當得不是那么名正言順,讓他在許中林面前總好像矮了一截。
“不知道許教授大駕光臨,有何貴干啊?”馬志雄起身親自去給許中林倒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