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架很好記憶呼號的飛機,這幾次分到的飛機都不錯。雖然沒有那一架“小黃”飛機這種顯著的色彩,用的是經典的白色機身,冠以航校的標志。對我來說,呼號簡單和操縱感舒適是兩大指標。
我正監控著高度表的爬升,腦中還縈繞著另一個授權教員的建議。Sungwook太忙了,沒有時間給我授權,于是只能找另一位韓國教員來。這一位身高至少有180以上,有一股濃重的韓式英語口音。之前的Sungwook還不算什么,如果想要理解他說的話,要費很大的勁才能轉換過來,原來是這個意思。
他告訴我說”西邊有兩座高山你是無法直接穿越的,只有先往北飛經過Madras機場再往西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飛過了Madras機場,窗戶右側一個黑點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分出注意力向外望去,竟然發現是一架輕型飛機在訓練起落,高度極低。再仔細看,它降落的不是跑道,而是草地。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模擬緊急著陸。一圈接著一圈,讓我看的有些緊張,為此飛機的駕駛員捏了一把汗。這種訓練著實是有些危險了。
看著與我齊平或者是略高一籌的雪山,有些出神。第一次離這么近觀看。山峰的紋理,地貌環境,還無人踏足的雪塊,都是那么的清晰。
在平常訓練的時候,最多只把他們當做是一個遠處的參考點。在做大坡度盤旋的時候,就可以以此為基準,待下次看到雪山的時候就能明白已經一圈了,需要提前改出。
而現在,雪山如同活物,雖然沒有夸張的活潑性格,卻有如軍人般傲然挺立。山體所散發出的陣陣寒氣與夏日的反差,著實是有些玄妙。
繼續往西飛,多以深綠色的灌木叢。教員在授課時曾和我提過“在單飛的時候,最好能夠想一下附近的備降場和緊急著陸的地方。”
誠然,選擇西邊飛行,可以選擇的備降場極少。這邊多是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偶有看到機場也是一些跑道長度極短的,不太能降落。除此之外,只有一些小湖泊作為陪襯。但是顯然也不是很好的選擇。
繼續向西。
在穿越了一座高峰后,眼前的景象如同撥開云霧,展現眼前。就像小梯田的構造,很多農作物被整齊地種在天地里,有一些磚紅色的房子,活像一個深山中的鄉村樓閣群。但是他們中間又有恰如其分的間隔,很好的關注了住戶的隱私性。
看完這些風景后,心情舒暢了很多。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被我注意到了:在農田上方漂浮著離地只有幾十英尺的低云,不像是薄霧,那樣會更有迷惑性,讓飛機失去一些目視參照。在最西邊的天空中,有些發暗了。我猜測天氣即將變差,自西向東逐漸轉移。
但是現在的首要任務還是盡快降落。
我被區調管制要求換成進近的頻率。在轉換頻率之前,應該要獲得機場的天氣情況,以便能了解機場的風向風速,來預測是哪一條跑道。
調到早已預備好的天氣頻率。幾乎所有的機場都有會自動通播,是管制員提前錄制好的人聲:尤金機場自動天氣播報,風向350度,風速12節,QNH1008。聽起來天氣還不錯,西邊的風雨還沒有蔓延到這邊。
果然,在和塔臺聯系過以后,用的就是教員說的那一條跑道。教員在這兒已經工作了三年,飛行小時數即將攢滿,返回國內的航空公司求職。對于周邊的機場不說了如指掌,也有七分道理。
穿出了這一片農田,鋼鐵森林的氣息又撲面而來。就像走出了深山,迎來現代文明。此時的高度在我提前計算下,還是有些偏高了。為了安全的裕度,每次都是偏高。
又看了一眼GPS的數據,發覺需要再多降一點才能到達起落航線的高度。于是,減小油門,看著高度表指示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