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了地面上的準備工作以后,調整GPS數據完成。
和塔臺復誦完成之后,就可以開始起飛了。
這和目視飛行不同的是,儀表飛行的離場方式并不相同。我們稱之為ODP離場,簡單地來說,就是障礙物離場程序。
我們訓練用的塞斯納172這種算是小飛機,在超越障礙物能力和飛機本身的爬升性能,都是遠遠低于其他的高性能飛機的。
民航客機和高性能飛機都是由獨立的離場程序的,由專業的程序設計人員來規定其中的離場路線和規則,基本上會有一張航圖賦予其中,只需要按照上面所寫做即可。
所以,我們需要用類似的離場程序來獲得飛行最佳的剖面。其中所蘊含的規則并不復雜,只是簡單的幾句話。
在機場細則里面寫道“左轉航向150度直到正切VOR臺。再做一個右等待。”
簡單的一句話,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迷糊。總感覺不是很能理解,在教員給我們畫圖以后,總算是能撥開云霧一些。
在后排坐著的我,其實更能感覺到飛機的姿態和一些參數的控制情況。在自己飛的時候反而沒有這種感覺,在戴上目視限制設備之后,整個人都是處于迷茫之中,隔絕了一切的感知。
教員還在一旁告訴我說:“Baily,看外面,這就是狄秀特導航臺。”我頷首道,“確實,之前從沒有在空中看到過這個導航臺。”
如此一來,就對整個的導航設施有了更好的了解,從空間感上立足。
看到這里,我也在紙上寫下整個的ODP離場。這其實是一個單獨的考核項目,以VOR的儀表指針居中作為參考標準。
標準的第一段程序理應是非常優美的弧線。由于側風的緣故,要不斷根據風速大小進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夠達到這種效果。
駕駛艙。
“我們用的是什么導航?”Sungwook突然為Daniel。
“啊?VOR導航現在。”Daniel有些吃驚,教員突然會問這個問題。他有些摸不著頭腦,皺著眉看著現在的儀表,并且虛指著。
“啊!”他驚嘆了一聲,忙調整著GPS上的導航模式變為VOR。
事實上,GPS上有兩種導航方式,其中的一種就是正常的GPS導航模式。這純粹就是按照上面的路線來進行飛行。另一種,是使用飛機上的儀表來進行領航。這兩種模式造成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
因此,鑒于此,我在筆記本上重重地寫下:調換模式。并且畫了一個星號,來警示自己不會要犯同樣的錯誤。
今天,確實是可能不會再忘了。但是,后面的經歷告訴我這還是很容易遺忘。
在駕駛艙負荷比較高的情況下,非常容易會遺忘。
接下來就是對RNAV進近的實戰了。多次在模擬機上進行針對的模擬訓練,在飛機上還沒有做過很多次。但是這個程序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這一次,Daniel長記性了,知道再檢查一遍現在的導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