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后以曠達情懷收束,情懷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全篇皆是佳句,體現出清雄曠達的風格。”
“此詞一出,才當真是畫闌開處冠中秋!非但前無古人,后亦難有來者!此詞一出,再無中秋詞作!吾不及也!”
說完之后,駱賓王再次向李愔深深一揖,轉身飄然而去。
與此同時,盧照鄰也起身說道:“駱兄說的是極,此詞一出,何人再敢爭鋒?”
說罷,和駱賓王一樣,揚長而去。
而其他文人,包括幾大裁判在內,仍然盯著這首詞,吟哦不已,深深地陶醉其中。
其他花魁見到此種情景,不由都是無奈一笑。
原本以為,她們讓歐陽若水第一個表演,可以讓她處于劣勢。
沒想到,人家表演之后,幾乎便已經鎖定了第一。
她們表演與否,似乎已經不重要了。
接下來,其他幾個花魁,胡亂表演了一番。
果然如同她們想象中的一樣,無論她們的表演是精彩,還是錯漏百出,那些裁判,似乎都并沒放在心上。
他們的心神,至今還未從那一首詞中抽離出來。
此次花魁大賽的最終結果,毋庸置疑,自然是天下第一院的歐陽若水無疑。
……
第二日上午,李愔正在蜀王府中編纂教材的時候,管家柳山來報,說駱賓王和盧照鄰兩人聯袂來訪。
聽到這個消息,李愔心里不由一動。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駱賓王擔任過道王李元慶府屬。
盧照鄰雖然出身望族,但是也擔任過王府的典簽。
那么這個典簽是個什么官職呢?
只不過是整理文書的小吏,品階是從八品下。
由此可見,別看這兩人文采斐然,同為初唐四杰人物。
但是他們的政治抱負,其實并沒有他們的名氣那么高。
當然了,現在他們兩人,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名氣。
既然如此的話,也就是說,這兩人是屬于可以拉攏的人才。
想到這里,李愔連忙將這兩人給請了進來。
這兩人前來的目的,是因為昨天看過李愔所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后,不由將李愔驚為天人。
這次來的目的,就是以文會友。
不過,對李愔來說,以文會友什么的最討厭了。
身為一個穿越眾,他也就是抄抄詩詞這樣子,讓他真正和古人以文會友,他還真來不了。
好在作為一個穿越眾,怎么說李愔也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
當李愔拋出后世的一些文學理念,比方說王國維大師的人間詞話里的一些文學理念,就將駱賓王和盧照鄰唬的一愣一愣的。
當然了,李愔見好就收,并不和他們多談。
李愔主動向他們拋出橄欖枝,決定以記室參軍事的職務聘請兩人。
記室參軍事是什么官職呢?
是王府之中,專門負責為王爺寫書信的官職,品級是從六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