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就算有大才,都未必能夠考中。
所以,也造成了,一般的百姓家里,很多人都沒想多,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讀書。
畢竟,孩子去讀書了,家里就會少一個勞力。
這對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古代來說,無疑是一件讓家庭雪上加霜得事情。
不過,令蜀王李愔極為震驚的是,在接下來的十幾天時間里,每日送家里孩子來讀書的百姓,竟然絡繹不絕。
在短短的十幾天的時間里,送來的孩子,居然達到數千人之多。
現在一棟教學樓,竟然已經不夠用。
并且,還不斷有孩子,在源源不斷的被送到這里來。
這種情況,讓李愔大為驚詫。
什么時候,益州百姓的覺悟,居然如此之高了?
額,好吧,其實造成這一情況的始作俑者,還是李愔自己。
因為在用工的時候,能識字,會讀會寫的人,工錢就能翻上一倍。
這讓益州的百姓,都看到了知識的重要性。
知識,就是金錢啊!
于是,當他們聽說,大都督舉辦了一座益州大學。
益州大學里面,非但不要學費,離的遠的學生,開可以在學校里面寄宿,還免費吃飯。
于是,無數百姓心動,紛紛將自家孩子送了過來。
這樣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啊?
好多的百姓,甚至都沒指望將來自己的孩子能夠高中,他們只盼著,將來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做工的時候,拿到翻上一倍的工錢,就足夠了。
而就在這一日,李愔忽然看到,有一個不過五六歲左右的孩童,居然也被家長帶著,被送進了學堂。
而他們的規定,明明是七歲到十歲之間的適學兒童。
這個孩子,實在是太小了吧?
想到這里,李愔不由迎上前去,蹲下身來,向那個孩子問道:“小朋友,你今年幾歲了?”
對李愔小朋友的稱呼,小家伙很顯然有些不適應,不過后面的話,則是聽懂了。
于是,小家伙對李愔說道:“回大都督,我今年七歲啦!”
小家伙奶聲奶氣得聲音,讓李愔不由得哈哈大笑,忍不住再次問道:“你七歲,為什么這么矮?你看人家,都這么高,你是怎么長的?”
小家伙想了半天,才歪著腦袋說道:“回大都督,我長的矮,都是被詩文給壓的,都是因為讀書多的緣故。”
霍,這小家伙,也忒可愛了點吧?
李愔忍不住再次起了逗弄他一下的心思,不由再次問道:“那本都督問你,你都讀過什么書啊?”
聽到李愔的提問,小家伙不由挺起胸脯,傲然說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人家都會背了呢!”
嗯?
一個五歲左右的小屁孩,居然敢說自己將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都背下來了?
這吹的也忒離譜了吧?
李愔不由哈哈一笑問道:“那好,那你就背誦一下三字經吧,我看你是不是真的背誦下來了。”
“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個小孩子,背誦的極為熟練。
而隨著時間得推移,李愔臉上的驚訝之色,也是越來越甚。
因為這個孩子,真的將三字經,全部背誦了下來。
李愔不由驚訝地問道:“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