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益州之后,李愔決定在益州開設學堂、科研院等部門。
還有藥王孫思邈,已經和他約好,只要他到達益州,孫思邈就會前來投奔,開設醫學院。
現在已經快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孫思邈不知游醫到了什么地方,還沒前來。
不過李愔相信,孫思邈并不是失信之人。
等聽到消息之后,必定會前來。
甚至,現在就已經在前來的路上了。
等孫思邈來到之后,李愔就會開設醫學院,并且準備開設醫院。
當然了,李愔在益州開設這些的目的,其實并不僅僅想要局限在益州一隅一地。
而是,借著他有持節權得這個時期,將益州當作一個試驗田,當作一個特區。
只有在益州開設這么多先進的機構,讓其他人看到卓絕的效果,到時候,才有可能再整個大唐范圍內推廣。
而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第一步。
李愔要在益州,開設一座大學,名字就叫益州大學。
而這座大學坐落得位置,就在新城之內。
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新城的地下排水系統,還有新城的道路,已經基本搭建起來。
而新城的第一座建筑群,益州大學,現在已經基本竣工。
目前益州大學還很空曠,規模并不大,目前來說,僅僅有三棟教學樓,能夠容納數千人而已。
當然了,益州大學留下的空地,還是非常大得。
到時候,再容納個四五萬人,甚至再多一些的人,都不成問題。
而目前,整個益州大學的三棟教學樓,李愔估計目前也用不完。
畢竟,現在益州大學的教育才剛剛起步,目前開設的,只有小學班而已。
而能到這里來入學的,目前只能是附近的百姓家的子弟。
初期的人數肯定不會太多。
不過,這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能夠獲得逐步改善。
目前,李愔決定在小學開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這三門學科。
語文老師很好找,只要有一定的四書五經的功底,就可以擔任。
數學老師,自然是王孝通。
而物理和化學老師,暫時就讓李淳風一個人擔任了。
有了學校和老師之后,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開始招生了。
李愔命人在整個益州范圍內,發布公告。
所有七歲以上十歲以下的適學兒童,都可以送到益州大學來就讀。
距離學校遠的學生,可以借宿在學校里面。
凡是益州的適學兒童,一律不收取學費。
在古代想要發展,最缺的是什么?
當然是人才。
人才難得,所以,李愔要加大教育的力度。
所以,這一次,李愔創辦學校,決定實施學費全免的辦法。
不過就算如此,李愔也沒想過,會有太多的兒童被送過來入學。
因為,在這個時代,雖然已經實行了科舉。
但是一個普通百姓家庭,想要供應一個讀書人出來,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寒窗苦讀幾十年,都未必能夠考中。
現在的科舉,也沒有后世那般嚴格,門第之見,仍然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