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上比陸地運輸低,速度上,又比陸地運輸快,又安全。
這樣一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用火車來運輸。
但是要在各地建設火車站,需要大量的財力和人手。
如果這些都需要李愔來負責的話,工作量十分龐大。
因此,思索再三之后,李愔決定,將這些工程,全部都承包下去。
直接由李世民出面,將這些工程,全部承包給各地的官衙之內。
官衙雖然需要負責修建火車站,并且還要招工,還要維持他們負責的段落的鐵軌安全。
但是同樣的,賣出的火車票,還有客人托運的物資,他們也可以獲得分成。
并且,需要招募這么多人的一個大工程,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有著豐富油水的工作。
因此,李愔相信,各地的官衙,想必都很樂意做這件事情。
并且,如果這些地方官,真的有頭腦的話,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地方特色,加強旅游業的建設。
將這件事情上書給李世民之后,李愔就不用管了。
而李愔最近忙著的,是要加大對益州的宣傳。
益州想要發展起來,現在硬件設備已經足夠了。
有了車軌和火車,通向外界的運輸已經打開了。
但是現在還缺少客流量啊。
如果游客如織的話,那么光憑旅游行業,就能給益州帶來多少GDP的增長啊?
想要發展旅游行業,就少不了宣傳。
現在李愔要做的,就是初期對益州旅游業的宣傳。
到底該如何宣傳呢?
還是如同以往那般,在長安城里散發小廣告嗎?
這樣也不是不行。
但是小廣告,自從李愔屢次使用之后,現在這個手段,已經被大家用爛了。
估計再次用的話,效果就不會那么好了。
再者,小廣告沒有一個可持續發展性。
旅游宣傳,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可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
因此,思來想去之后,李愔決定,印制一份益州月報。
初次印刷出來,免費發放,等到了后期,看情況再要不要收費。
有益州月報進行不斷的宣傳,相信一定能夠吸引來無數的游客。
而只要他們益州這邊,將硬件設置搞好了,通過這些前來的游客,口口相傳,一定會讓益州吸引來越來越多的游客。
對益州,李愔還是頗有幾分自信的。
君不見,就連李世民還有幾位老將軍來到之后,都流連忘返,不舍得離去了么?
接下來的時間,李愔再次準備挑選組建益州日報的主編。
李愔從長安帶來的人才,現在都被安插到各個部門去了,現在是真的無人可用的局面。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開辦科舉考試。
只不過,益州大學才剛剛開課,那些學生還沒完成學業,李愔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只能靠舉薦人才這樣子。
還好,最近舉薦給他的人才,都很不錯。
這一次,李愔就挑選出來一個叫做夏云天的書生,決定用他來負責益州日報的編纂工作。
接下來的時間,李愔命夏云天負責完成文字性工作,也就是撰稿。
而李愔,這是親自到百花潭、游樂場還有益州新城等地方,進行畫面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