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信說完之后,朝堂之上,眾位大臣的反應不一。
不過剩下的,不是五姓七望派系的大臣,因為涉及到皇子,多有顧忌,大多都是沉默不言。
唯有長孫無忌,在聽到王信的提議之后,表面上不動聲色,心里卻是迅速盤算起來。
很快,長孫無忌便站了出來。
李世民意味聲長地看了長孫無忌一眼,然后問道:“輔機,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在李世民看來,長孫無忌是太子和李泰的舅舅,身上早已經打了太子的標簽。
長孫無忌站出來,必定會極力反對李愔成為劍南道節度使。
因為一旦李愔成為劍南道節度使,對太子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只聽長孫無忌說道:“啟稟皇上,老臣支持王御史的提議。蜀王殿下在益州為大都督,將益州治理的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更是做出種種利國利民的大事,由此功績,當賞。”
“并且,劍南道地處吐蕃和吐谷渾兩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有蜀王坐鎮的話,可保我大唐西南無虞。所以,老臣提議,不但可使蜀王擔任劍南道節度使,并且給予蜀王總管軍政的權利!”
長孫無忌的話,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到平靜的湖面,頓時激起了驚濤駭浪。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長孫無忌會反對李愔成為劍南道節度使。
萬萬沒想到,長孫無忌竟然會反其道而行之。
不但同意李愔為劍南道節度使,甚至還提議他總管軍政。
這樣一來,整個劍南道,就成為蜀王的私人王國了。
雖然,從劍南道的地理位置來看,因為地處吐蕃和吐谷渾的威脅之中,長孫無忌的這個提議,其實并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在場的百官,個頂個的可都是老狐貍,他們看出,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而以王信等為首的五姓七望等世家官員,原本還怕長孫無忌會反對。
沒想到長孫無忌竟然也贊同他們的提議,不由的大喜。
于是,他們不由一起進言,提議蜀王擔任整個劍南道節度使,并且總管整個劍南道的軍政大權。
如此一來,整個朝堂之上,道有一多半的官員,都支持這個提議。
此時的李世民,臉色并不怎么好看。
王信的提議,甚至李世民自己都想過。
益州一地,畢竟還是太小了。
面對吐蕃和吐谷渾和南詔的三重威脅,很難有所作為。
如果李愔能夠坐鎮劍南道的話,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李世民心里也十分矛盾。
畢竟,李愔的表現太驚艷了。
如果真的讓他擔任劍南道的節度使的話,會不會讓他畫地而治,擁兵自固?
沒想到,今天王信竟然主動提了出來。
而更讓李世民沒想到的是,長孫無忌竟然支持王信的提議。
輔機他,為什么會這么做?
難道他不認為,李愔擔任劍南道的節度使之后,對太子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么?
一時之間,李世民倒是遲疑了起來。
最終,李世民只是說道:“這件事情,容后再議。”
而對于王信等人所寫生死文書一時,只字未提。
但越是不提,王信等人心里就越是惶恐不安。